苏A资本圈,上新!
新股、新高、新“最”……2025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南京板块”的向新引擎动力澎湃。
作为南京年内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潜心于创新药研发的药捷安康登陆港股短短三个月时间,便收获股价累计上涨近1000%的傲人成绩;区域内A股年内首家上市公司花落汉桑科技,这家深度布局AIoT智能产品的企业进一步丰富了南京消费电子板块的资本版图。
新面孔虎虎生风,老熟人也不遑多让。
以提质增效跑出“出海”新速度、以科技创新擘画动能转化新未来、以场景重绘串起消费融合大戏……资本市场苏A天团,正奋力向新,谱写发展新篇章。
提质增效
“出海”迎来新速度
1405年,自应天府(今南京)出发,郑和亲率舰队拉开了七下西洋的大幕。620年后的2025年,在与下关遥遥相望的长江北岸,南京上市公司焦点科技启动“新航海计划”,为助力中小企业出海再书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7次创出历史新高。
覆盖27个行业大类、囊括产品信息超过9900万个、遍布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触达超5000万名全球买家……在焦点科技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的展厅内,公司旗下核心业务平台——中国制造网的数据大屏正实时显示着交易动态。今年以来,这家以跨境贸易业务起家的上市公司,不断蓄力AI,打造提质增效的关键变量。
“AI麦可已经可以实现从产品信息批量发布到优质营销内容创作,从全球精准拓客到24小时智能回复询盘以及买家即时聊天信息的卖家侧流程全链路覆盖。”中国制造网运营总监张金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这款借助近30年外贸推广经验所沉淀的数据资源而训练出的AI Agent(智能体),可以帮助供应商更高效地跟进商机。
跨境电商智能化时代的大幕已然掀起一角。截至2025年6月底,面世不到两年的AI麦可会员数累计已超过13000位(不含试用体验包客户)。据悉,在今年广交会期间,焦点科技面向买家侧的AI产品也将正式亮相。
从买全球,到卖全球,南京上市公司正在通过提质增效跑出“出海”加速度。
今年8月中旬,主营大宗贸易业务的苏豪汇鸿(曾用证券简称:汇鸿集团)宣布拟变更证券简称,公司解释是为了“全面融入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战略”,并强调此举有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及美誉度,深化品牌效应,聚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场以凝聚优势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为目标的突围之战,似乎早已打响。8月底,苏豪汇鸿交出了一份优秀的中报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48.14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大增134.12%。
取得成绩的背后,是苏豪汇鸿走出去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在大宗业务板块,公司持续深化与非洲、中亚、东南亚等上游资源端的战略合作;在食品生鲜板块,公司通过在印尼设立孙公司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实现属地化经营;在绿色循环板块,公司用三层模板新品突破欧盟绿色贸易壁垒,上半年绿色板材进出口额达到1.77亿美元;在纺织服装板块,公司柬埔寨工厂已于今年二季度投产,并完成首批纺织服装的生产和出运。
以经营对外贸易业务起家的苏美达,则在今年上半年加冕新的“桂冠”——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6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公司半年度销售净利率自2012年以来首次突破3%,达到3.5%,这也是公司年度营收突破百亿级规模后取得的最高值。
“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72艘,生产排期至2028年。”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务正成为助力苏美达盈利能力突破的“尖兵”。2025年上半年,苏美达所属船舶公司交船17艘,同比增长21%。伴随着船坞建造速度和码头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相关业务利润总额达到7.5亿元,同比大增98%。
擘画未来
新技术引领动能转化
一边是出海的劲风鼓荡出一片广阔的舞台,另一边是创新的沃土开始酝酿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自焦点科技办公大楼驱车十几分钟,便来到南京生物医药谷。包括健友股份、南微医学、药石科技、先声药业、药康生物等多家上市药企在内,园区内聚集了超过1000家生命健康领域企业,构建起以基因与细胞产业为引领,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为制造业集群,检验检测、CXO、医药流通服务为特色的生命健康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生物医药是南京的传统优势产业。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南京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相关企业实现营收超2100亿元,增幅5%;获批新药数量达150个品规,位居全省首位。今年以来,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的动人创新故事仍在火热上演。
“新药申请获得受理”“药品获批上市”“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年初至今,港股上市公司、国内创新药巨头先声药业旗下多款在研药物传出进展喜讯。医疗器械的“行家”南微医学也捷报频传,“快速交换支架输送装置”“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及内窥镜”“一种可持续给药的支架系统”……仅8月以来,公司就取得了多项发明以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年内南京生物医药企业A股涨幅王海辰药业交出了自己的“跨界”答卷。“该产品的获批丰富了公司产品线,提升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对公司未来业绩的提升将产生积极影响。”就在一周前(9月19日),海辰药业向外传递喜讯,公司一款硫代硫酸钠注射液获得药品注册批件。
除即将面世的新药外,更令投资者期待的是海辰药业在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关键材料领域的探索进展。通过控股子公司安庆汇辰,海辰药业将业务版图拓展至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其他精细化工品领域。据公司透露,目前其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相关项目处于中试及小试阶段。
今年以来,海辰药业股价累计上涨175.16%。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该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较年初提升134.42%。
除了生命科技领域内不断上演的动人景象,围绕数字科技、新能源和低碳、新材料、深海深空深地等前沿技术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一批批优质上市公司立足于南京,不断深耕、持续创新,逐渐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而这幅千帆竞渡的热闹场景正化作推动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动能。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和低空经济产业的持续火热引爆了资本市场的PEEK(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材料概念。来自南京市六合区化学工业园区的新瀚新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量产PEEK材料核心原料DFBP能力的企业,处于行业头部。今年4月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超220%。
自六合一路南下至江宁开发区,便是江苏第一高价股、专注于精密光学领域的茂莱光学办公地所在。截至9月26日收盘,公司股价已12次刷新历史新高,累计涨幅超过108%,在K线图上画出一道美妙的弧线。同样刷新纪录的还有茂莱光学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58%,创同期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如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动能转换?南京上市公司争相作答:传感器领域的“小巨人”高华科技向深海、深空要发展,公司旗下产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款压力传感器已成功在深海探测中得到应用,此外,公司还与多家商业航天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龙蟠科技立足能源领域,以研发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公司在绿色化学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综合竞争力;腾亚精工依托在电动工具上积累的技术优势,向机器人领域进军,培育新的盈利点……
重绘场景
新消费串起融合大戏
如果说高科技的硬核表达为钟灵毓秀的南京蓄势腾飞描摹出绚烂的蓝图,那么,萦绕在这座城市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与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两相交融后,奠定了它柔软且充满韧劲的底色。
“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它只是等有人翻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2025年的盛夏,电影《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城的吉祥照相馆为切口,把全国观众的思绪一下拉回到1937年12月的那个隆冬。猫眼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18时,《南京照相馆》全国票房突破30亿元,累计观影人次达8462.3万。
作为电影的出品方之一,来自南京的上市公司幸福蓝海上演股价狂飙。7月21日至9月15日,公司总市值一路从41亿元出头提升至近120亿元,涨幅超过200%。
同样赚足了眼球的还有总部位于南京的江苏银行。2025年5月起,“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作为这一赛事的总冠名商,江苏银行迅速走红,股价36次创下历史新高。对此,甚至有网友调侃其“把800万元赞助费花成了8个亿”。
不仅是股票成了香饽饽,江苏银行的业绩表现也堪称硬核。2025年上半年,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到4.79万亿元、营收同比增长7.78%至448.6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49%至210.6亿元,三项数据均超越北京银行,正式晋身为国内“城商行一哥”。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赛事热点转化为经营流量,江苏银行App客户数在2025年6月底已突破2100万户,月活客户数超过750万户,位列城商行第一。
体育消费场景和南京上市公司双向奔赴的背后,是自2020年以总分第一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以来,南京以“体育+”为线,串起购物、文旅、农业等场景,上演了一出产业融合的大戏。2024年,南京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378亿元,同比增长6%,约占GDP比重2.3%,人均年度体育消费达333.91元。
50万亿大消费市场,正在打响“增长战役”,而这股热潮也涌向了饰品行业上市公司莱绅通灵的码头。2025年上半年,莱绅通灵营收同比增长37%,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拐头向上的背后,是在金价持续上扬、黄金消费热潮到来之前,莱绅通灵将经营重心从珠宝首饰调整至黄金饰品,且将破局重点放在了设计感强、品质高、能提供情绪价值的高附加值首饰金产品上,以“值得珍藏的艺术黄金”为理念,打造出“传世金”品牌。据公司透露,今年上半年,其黄金品类销售占比已提升至八成,其中镶嵌黄金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0%。
不断以多元活力重绘消费图景,今年以来,南京的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南京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95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
向新而行的南京正迎来更多“生力军”。日前公布的2025年江苏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显示,南京拥有独角兽企业1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84家、瞪羚企业269家,较去年分别增加2家、12家和43家。
以新聚力,中国资本市场“南京板块”将不断奏出更强音。
记者 陈陟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