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三季报业绩高增长 “慢牛”行情下险企演绎“资负共振”
10月14日,新华保险(601336)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299.86亿元—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65%;扣非净利润289.98亿元—331.41亿元,同比增长40%—60%,超出市场预期。作为行业首份三季报预告,其业绩高增不仅源于自身权益投资的布局,更折射出保险行业在资产端回暖与负债端转型双重驱动下的整体改善趋势。
“慢牛”带动权益投资业绩兑现
对于业绩的增长,新华保险称,公司深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化改革,聚焦保险业务价值增长和品质提升,推进分红险转型,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增配优质底仓资产,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优势;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带动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单季度业绩来看,新华保险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51.87亿元—191.23亿元,对应单季度增速为58%—101%。环比来看,新华保险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单季度增速分别为19%、45%,这也印证了投资端的弹性优势。
2025年4月低点以来,A股走出“慢牛”行情,截至三季度末,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约20%,其中三季度单季上涨约18%,而2024年三季度单季上涨16%。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4年的震荡行情,2025年以来,A股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且红利和成长板块轮番上涨带动赚钱效应持续释放。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2025年前三季度涨幅约35%,2024年前三季度涨幅仅为5%,这一数据变化表明权益类基金同样贡献了较好的投资业绩。
从资产端来看,公司核心权益配置比例领先同业,弹性特征显著。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投资资产为1.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配置结构上,公司股票占比为11.6%,较上年末增加0.5个百分点,与基金合计占比为18.6%。
行业有望
持续演绎“资负共振”逻辑
从行业层面来看,近期保险行业迎来多项政策利好。其中,健康险模式创新叠加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进一步推动行业质量改善,优化中长期发展路径。人身险方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相应政策意味着分红型重疾险在暂停22年后将重回市场,为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方面开辟新空间。
在当前预定利率不断下调的背景下,分红型健康险的“低保底+高浮动”特点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刚性兑付成本,缓解利差损压力。同时,在IFRS17会计准则下,分红型险种适用可变收费法(VFA),其负债准备金计量与底层资产表现直接挂钩,能够通过调整分红水平同步变动形成自然对冲,使险企财务报表更趋稳定。
财险方面,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正式落地,新规自11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车险和人身险各渠道实施“报行合一”后,保险业费用监管政策的进一步拓展,标志着财产险业务全面纳入手续费管理规范化监管。
2025年三季度,保险行业整体业绩预计呈现“投资端显著改善、负债端结构优化”的特征。权益市场回暖推动投资收益同比大增,成为利润增长核心驱动力;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NBV)高速增长,叠加预定利率下调后的“炒停售”效应,负债端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民生证券表示,整体来看,宏观经济回暖有望推动长端利率回升,资本市场有望迎来反弹,保险板块有望持续演绎“资负共振”,建议积极关注。记者 刘扬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