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颖电子今日申购:中国PCB产业迈向“价值引领”新征程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合,全球PCB行业迎来结构性变革的关键节点。作为中国汽车电子PCB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HDI(高密度互连)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果,于2025年7月10日顺利通过上交所主板IPO审核,并于8月20日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
据交易所公告,10月15日,超颖电子(603175.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17.08元/股,申购上限为1.25万股,意味着公司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此次上市不仅是企业成长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PCB产业在高端制造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技术筑基:超颖电子在多领域的创新突破
自2015年成立以来,超颖电子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在汽车电子、显示与存储三大领域构筑起扎实的技术壁垒,逐步实现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标杆”的跨越。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已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等全球Tier 1供应商以及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建立深度合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针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特殊需求,公司推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功率转换系统板”攻克了超高纵横比、背钻及盲钻等技术难点,充分满足电池功率转换系统对高集成度、耐高低温性能的严苛要求。面向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应用,其“高频毫米波雷达板”借助等离子除胶、脉冲电镀等工艺,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与卓越抗干扰能力,目前已应用于多个知名品牌量产车型。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公司产品覆盖动力控制、中控、雷达等系统,终端应用于宾利、保时捷等品牌。
在显示领域,超颖电子与京东方、LG集团合作,推出“超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主板”。该产品采用特种基板与专业整平技术,将570mm–600mm长度范围内的尺寸变异控制在70μm以内,满足65英寸以上大尺寸显示面板对PCB尺寸稳定性与板面平整度的严格要求。
在存储领域,公司开发出“服务器高速闪存主板”,运用二流体蚀刻、激光直接成像等技术,将金手指尺寸公差精准控制在±25μm,符合企业级固态硬盘对高密度电路图形和超高速信号传输的需求,相关产品已应用于海力士等客户的新一代标准固态硬盘。
公司是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在印制电路板研发与生产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公司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产品应用的创新研发,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并与高校共建“湖北省多层高阶高密度互连电路板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截至报告期末,已取得14项发明专利和85项实用新型专利。依托与全球知名客户的协同研发,公司积累了多元化的生产工艺与一站式采购服务能力,形成了从基础材料到生产管控的全链条技术优势。
上市赋能:超颖电子的资本布局与未来展望
超颖电子本次IPO拟募集资金6.6亿元,其中4亿元将投入“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建设,预计新增年产能36万平方米,产品以八层及以上高端板为主;其余2.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此举精准契合行业发展趋势,为公司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提供双重支撑。
据Prismark预测,2024–2028年全球PCB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5.5%,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911.13亿美元。超颖电子现有产能利用率已连续三年超过90%,扩产需求迫切。新增产能将重点投向高多层板与HDI板,以应对智能驾驶、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对高端PCB的强劲需求,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汽车电子与显示等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对运营资金的需求相应增长。2.6亿元的流动资金补充及银行贷款偿还计划,将有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此前,公司通过外协加工灵活应对订单波动,但在需求高峰期仍面临产能结构性紧张。本次资本注入后,公司可更加从容地统筹自产与外协资源,提升交付稳定性与成本管控能力。
在全球PCB产业向高精度、高密度、高可靠性方向加速演进之际,超颖电子的上市正当其时。依托资本市场的赋能,这家从湖北黄石起步的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全球化布局为支撑,积极拓展智能驾驶、AI服务器等前沿市场。其发展路径不仅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范例,也预示着中国PCB产业将从“规模领先”迈向“价值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未来,超颖电子有望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有力的资本支持,成长为全球高端PCB制造领域的新标杆。
君实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