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成交额缩至2万亿元以下 科技股作为本轮行情主线仍有潜力
10月16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盘初快速回暖后早盘高位震荡,午前出现了一波跳水,午后两市窄幅震荡,个股呈现普跌态势。红利资产连续反弹,煤炭、保险、银行、海运板块涨幅居前,存储芯片概念再度走强;稀土、光刻机、核聚变概念明显回调,贵金属高开低走。业内人士认为,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不足2万亿元,意味着短线A股主动买盘力量明显减弱,抑制短线A股的表现力。科技股作为本轮行情的主线,着眼未来一年,仍看好科技主线,特别是AI应用端。
金融股再度拉升
周四大盘缩量震荡,两市成交额自8月13日以来首次跌破2万亿元。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1%,报3916.23点;科创50指数下跌0.94%,报1416.58点;深证成指下跌0.25%,报13086.41点;创业板指上涨0.38%,报3037.44点。Wind数据显示,两市及北交所共1172只股票上涨,4168只股票下跌。沪深两市成交19312亿元,较周三减少1417亿元。
在板块方面,煤炭股领涨两市。大有能源、宝泰隆涨停,近5个交易日双双斩获4个涨停板,安泰集团亦涨停,中煤能源涨超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累计31.65亿吨,同比增加2.8%。机构预计四季度产量不会大规模释放。此外,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动力煤、焦煤价格环比均回升。
保险、银行板块周四联袂拉升,截至收盘,中国人寿涨超5%,中国人保涨逾4%,农业银行涨约3%,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涨约2%。机构表示,基于政策红利与资产端改善的双重逻辑,当前保险板块配置价值凸显。此外,银行股作为保险资金重仓的核心板块,其表现与保险股投资价值存在显著联动效应。近期银行股经历前期回调后,估值有望修复,进一步加强保险股资产收益预期。
存储芯片概念再度活跃,截至收盘,云汉芯城20%涨停,香农芯创涨近17%创出新高,开普云涨近12%,德明利等亦涨停;佰维存储涨近9%,盘中亦创出新高。行业方面,受AI、数据中心及终端存储需求拉动,存储市场近期持续升温,主要厂商陆续宣布涨价。航运板块盘中震荡走高,海峡股份、海通发展、南京港涨停。消息面上,交通运输部10月14日启动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影响情况调查。
后市有望稳步上行
周四,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分化的态势。其中,沪指得益于银行股的强力回升而有所走高,但深成指、科创50指数等股指有所回落。在主要股指分化的过程中,量能进一步萎缩,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不足2万亿元,意味着短线A股主动买盘力量明显减弱,可能会抑制短线A股的表现力。
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表示:“长线资金的配置力度仍然强硬,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A股的低波红利主线,尤其是大市值银行股出现了中阳K线,部分龙头品种更是收复了近期的跌幅,说明在市场量能低迷之际,长线资金配置核心资产的力度仍然强硬,这将成为短线A股多头的底气源泉;二是南向资金仍然在大手笔‘扫货’港股优质资产。在周四港股收盘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逾150亿元,按照以往惯例,他们净买入的仍然是中国最为优质的科技、制造业等龙头公司,也就意味着优质资产或者说核心资产,仍然是长线资金的‘香饽饽’,这或许是近期中国资产的一个亮点。”
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所所长荀玉根表示,借鉴历史经验,在“反内卷”等更多宏观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当前经济基本面的点状改善有望逐渐扩散到更多行业。从估值和市场情绪等方面分析,相关指标仍比较温和,市场未来上涨空间可期。荀玉根表示:“2024年9月以来,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引领下,多个行业打开了增量空间,科技股成为本轮行情的主线。着眼未来一年,仍看好科技主线,特别是AI应用端。”
记者 黄都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