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化布局加速落地:粤海饲料安徽新厂开业,3.7万吨订单开启华东市场新篇章

2025年10月,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313)在安徽芜湖迎来战略关键节点——10月17日,旗下安徽粤海饲料有限公司(下称“安徽粤海”)举办开业庆典暨招商会,现场斩获37250吨订料订单;10月18日,安徽粤海“年产10万吨水产饲料厂区工程项目”(上市募投项目)在芜湖繁昌经济开发区正式开业投产,标志着粤海饲料“浙江-江苏-安徽”华东战略三角布局全面落定。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粤海成立于2019年7月,是粤海饲料上市募投项目核心实施主体,项目总投资1.7亿元(其中募集资金投资1.1亿元),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产能配置上,新厂搭载2条时产10吨膨化料生产线、1条时产5吨对虾料生产线,年产能超过10万吨,投产后将跻身安徽规模领先的特种水产饲料企业行列;产品矩阵覆盖“粤海”“海轩”双品牌,包含对虾料、鲈鱼料、黄颡鱼料等十余类核心产品,销售网络辐射华东、华中,可精准匹配安徽及周边省份特种水产养殖多元化需求,300公里内本地化供应服务更能直接降低客户采购与运输成本。

技术与品控层面,安徽粤海依托集团“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饲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两大科研平台,实现生产工艺与行业前沿标准同步。人员架构上,135名员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25%,由唐涛博士领衔的核心技术团队为产品创新保驾护航;生产端采用江苏丰尚双螺杆膨化机组、高时产虾料制粒机等尖端设备,提升饲料水中稳定性与适口性,同时构建“供应商筛选-原料验收-仓储管理-成品检测”全流程闭环品控,严格执行集团“四重保障”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回溯10月17日的开业庆典暨招商会,粤海饲料集团董事长郑石轩携高管团队,与江浙沪皖鲁赣六省(市)430余名经销商、养殖精英参会。会上,郑石轩针对行业经济下行、鱼价低迷现状,解读粤海饲料“三高三低”技术战略——以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为核心,通过工艺优化实现养殖生长提速10%、饲料系数下降10%、损耗减少50%,为经销商与养殖户提供“低成本高效运营”解决方案;集团副总裁兼安徽粤海总经理黎春昶则梳理华东市场优势,明确新厂“高质、高价、高性价比”定位,聚焦高端特种料赛道,同步推行“全员营销”、研发0.6膨化泥鳅料等新品,进一步夯实合作价值。

现场专项招商政策发布以及华为问界M7(价值30万元)、华为Mate XT三折叠手机等重磅抽奖活动,持续点燃合作热情,最终37250吨订料订单落地,印证市场对粤海品牌的认可。而10月18日的开业典礼上,黎春昶进一步明确新厂三大经营方向:一是攻坚高价值品类,针对安徽15万吨容量的甲鱼料市场制定专项计划,主攻白虾料华东重点养殖市场,目标2025年满负荷运转(产能2.5万吨),年底前拟新增1条虾料生产线;二是适配区域资源推广高效养殖模式,结合安徽大水面特点推膨化料、功能性饲料,以数据验证养殖效益;三是构建产业链服务,组建一线团队提供技术方案,落地“粤海村”创富工程,整合全链条资源。

从区域价值来看,安徽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138亿元,是华东水产养殖核心区,近年正从粗放养殖向集约化转型,加州鲈、甲鱼等特种品类规模扩大,且甲鱼料正处于“粉转膨”关键期,高端饲料需求缺口显著。安徽粤海的投产,不仅能以本地化产能填补缺口,更能依托集团技术推动区域养殖标准化;对粤海饲料而言,新厂进一步完善华东三角布局,提升区域协同与市场覆盖能力,为全国化产能网络筑牢根基,巩固其在特种水产饲料领域的行业地位。

粤海饲料董事长郑石轩在开业典礼中强调:“安徽基地的开业投产,既是集团华东战略的重要落子,也是全国化布局的加速信号,未来将持续以产能与技术双赋能,实现企业与区域产业的双向共赢。”

张辰

编辑:iepdcvke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