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策略揭示A股结构性机会: 四季度关注低估值与微盘股
2025年四季度开局,A股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科技成长板块高位震荡,微盘股指数却逆势创下历史新高,而低估值板块如煤炭、银行等悄然走强。
券商普遍认为,市场风格正转向均衡配置,政策预期、估值修复与产业升级成为四季度的核心驱动力。在科技股“吸筹率高企”的背景下,低估值蓝筹与微盘股成为四季度资金关注的重要方向。
低估值方向走强
近期多家券商指出,四季度A股将延续“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的共振格局。
“‘十五五’规划是中国迈向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五年。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十五五’期间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或将成为重点方向。”银河证券策略团队表示,另外契合房地产行业转型与城镇化深化的核心需求,城市更新将成为“十五五”时期重点发展方向,并将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之一。
四季度以来,科技股持续调整。在科技股估值分位数攀升至高位的背景下,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张冬冬表示,市场量能未明显走强,预计煤炭、银行、养殖等板块不会只是一日行情,科技过高的吸筹率和波动率将使得追高极难获得超额收益。预计低位的煤炭、银行、光伏、养殖、核电在四季度会有不错的表现,“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必要条件。展望后市,科技类吸筹率仍显较高,目前仍高于30%,从高位回落的时间和空间依旧不足(2023年以来从高位回落时间基本在1个季度)。
微盘股表现引人关注
“在过去一周中,市场表现不佳,涨幅靠前的指数均为偏向防守的红利、上证50。在此背景下微盘股收跌1.61%,在这波下跌中表现良好。”中邮证券分析师黄子崟表示,“从长期看,微盘股依然处于8月26日高点后震荡的箱体内,且震荡宽度逐渐收窄,结合扩散指数等指标判断,我们认为近期是微盘股的买点。本周泛微盘成交占比有所回升,但大盘成交占比依然维持在年内高位,大盘自9月以来的虹吸效应仍然明显。值得关注的是,本周大盘成交占比结束了8月以来的持续提升,转而开始下降;而中盘、泛微盘成交占比在转降为升,微盘受益于该部分大小盘转换的资金,若能持续则会在未来有较好的表现。微盘股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正收益,类似行情历史上仅在2000年和2014年,而从历史统计上看,10月、11月微盘股表现不俗,因此,我们依然看好微盘股。”
截至10月22日,万得微盘股指数2025年以来涨幅接近64.91%,并创历史新高。拉长时间看,2019年以来万得微盘股指数每年都有正收益,显著跑赢万得全A指数。据了解,万得微盘股指数编制中“剔除ST、*ST及退市警示标的,选取市值最小的400只股票为成份股”。
对此,方正证券分析师燕翔认为,微盘股指数长期收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或与其指数编制“逆向选股”特征有关。多数指数编制中根据市值或自由流动市值赋权重,所以成份股的权重会随着股价上涨越来越大,或者是某个股票之前不在指数样本中,经过一定幅度大涨之后会被纳入指数成份股,这些都是“动量策略”特征。微盘股指数编制上则反过来具有“逆向选股”特征,一般选取市值最小的公司作为样本。
从微盘股的绝对收益率来看,黄子崟进一步分析称,万得微盘股指数在每年2月取得了84%的胜率,其次是11月76%;1月胜率最低,其次是4月和12月;6月平均收益率最低。从超额收益率角度(相对中证1000指数)来看,万得微盘股指数在每年3月和5月取得了90%的胜率,其次是8月至11月85%;4月胜率最低,其次是1月;4月平均超额收益率最低。
22日,南京一券商分析师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四季度A股处于风格切换的关键期。低估值板块的防御价值与微盘股的弹性机会形成互补,而科技成长仍需精选个股、规避拥挤赛道。投资上,建议投资者通过ETF工具参与结构性行情。”记者 张曌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