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业绩持续增长 爱尔眼科屈光手术攀新峰 老视矫正启蓝海
10月27日晚,爱尔眼科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4.84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归母净利润31.19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9.77亿元,同比增长3.83%;扣非归母净利润10.7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76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1+8+N”战略布局再取得新进展,继上海爱尔、南宁爱尔、湖北爱尔、安徽爱尔、沈阳爱尔、贵州爱尔等大型旗舰医院相继投入运营后,深圳滨海爱尔于今年开启医疗服务,通过升级诊疗环境、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有效提升爱尔区域眼科服务能力。医疗行业资深人士指出,医院开业之初,前期门诊量处于爬坡阶段,尤其是大型医院,折旧、摊销、人力等成本费用对利润端形成阶段性压力,但随着业务量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在屈光手术领域,面对消费环境疲软和行业竞争加剧双重影响,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始终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率先引入并推广“全飞秒Pro”“全光塑”“全飞秒4.0”等领先术式。“全飞秒Pro”搭载蔡司机器人全飞秒Visual Max 800设备,大幅提升手术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蔡司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装机已覆盖60余家医院,其中爱尔眼科已装机20台。据了解,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公司屈光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患者满意度和先进术式占比的双提升。
老视作为伴随年龄增长所出现的自然现象,由于晶状体弹性减弱及睫状肌调节功能下降,导致近距离视物模糊。《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显示,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有老视问题者占比56.9%,总数高达3.9亿人,其中52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接近100%,且多数老视患者并非单一患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变等眼病常合并发作,亟需多学科协同诊疗。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前瞻性成立“老视矫正MDT(多学科协作)学组”,汇聚海内外屈光、白内障、视光、青光眼、眼底病等多领域权威专家,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整合医疗资源。依托于学组支撑,公司已在30余个城市设立“老视矫正MDT门诊”,为广大老视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全程化的一站式服务。分析师表示,在国外成熟医疗市场,老视矫正手术普及率较高,国内市场尚处发展初期,未来潜力巨大。
面对“老龄化”加速的时代背景,“银发群体”的需求不容忽视。由于白内障患者呈现分布区域广、需求层次多等特点,公司运用“分级诊疗”模式和网络布局优势,使优质医疗服务更加可及;通过开设国际诊疗和特需门诊,满足患者更高层次诊疗需求;与国际领先厂商合作,引入多种类功能性晶体和飞秒白内障设备,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视觉体验。
在视光领域,随着理念和技术的进步,公司在新的增长点上发掘出新的潜力。视觉训练以往常用于矫正青少年和儿童斜视、弱视、调节异常等视觉功能障碍,而现在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视觉训练,以提升自身专注能力、反应能力、追随能力等。
张辰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