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首创杀虫剂正式获批护航国内粮食安全
我国植物保护领域的优势企业泰禾股份展现了稳健的增长势头,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均较往年有所增长。据公司2025年10月26日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69%至38.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0.56%至3.6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10亿元,同比增长307.18%,公司现金流表现进一步好转。
据悉,泰禾股份主要从事农药产品及功能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尤其在百菌清、嘧菌酯、2,4-D这三大产品上,公司均有行业领先的生产规模和综合技术水平。
高研发铸就高实力,产品及产业拓展赋能长效发展
在全球农药市场库存水平恢复正常、粮价上涨刺激农药投入的大背景下,泰禾股份潜力挖掘行业增长机遇,实现了前三季度的高质量发展。这一营收及净利润双增的亮眼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全球农药市场需求的缓慢复苏,也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在关键农药产品上建立起的规模优势及其在核心技术和工艺上的长期积累。
报告期内,泰禾股份通过持续性的研发投入强化核心竞争力。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1.40亿元,同比增长32.40%。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以氨氧化、氯化、加氢等反应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拥有较强的工程化能力,可实现全流程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此外,公司还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COS连续化生产技术,COS经进一步提纯后,可用于集成电路相关领域,或助力公司实现产品链的不断延伸。
除产品链的横向扩展外,泰禾股份还在不断推进产业链的纵深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品配套,通过对外投资布局了制剂业务,收购了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广东浩德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简“广东浩德”)剩余51%的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广东浩德将成为泰禾股份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公司财务数据增添亮色。此外,通过掌控制剂农药产业的关键环节,泰禾股份可更好地整合资源,以一体化布局提升公司在植物保护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环丙氟虫胺国内获批,实现仿创升级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在现有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的同时,泰禾股份自主创制的杀虫剂产品正待打开全球市场。不久前,公司首个自主创制杀虫剂产品——环丙氟虫胺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的农药新产品登记。这不仅意味着泰禾股份已成功实现从传统仿创向仿创结合的农药企业的升级转型,也代表我国农药企业在创制农药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实际上,尽管目前在规模化生产的助力下,我国农药企业在全球农药市场中的影响力更不断提升。但在高附加值的创制农药领域,国内企业较之跨国药企仍存在差距。提升自主创制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正成为国内农药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作为国内植物保护领域的优势企业,泰禾股份深谙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早在20年前便开始创制农药的前瞻布局。环丙氟虫胺的成功登记,正是公司从“仿制”走向“创制”的标志性成果。该产品为全球第二个上市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杀虫谱广、持续期长等特点,可广泛用于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果树、蔬菜等多种作物,有效防治鳞翅目、鞘翅目、缨翅目等害虫,尤其对抗性区域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防效优异,在我国二化螟抗性高的部分区域田间防效高达90%以上。
基于优异的产品性能,环丙氟虫胺将为我国植物保护提供全新的绿色方案。有业内人士称,环丙氟虫胺制剂产品全国上市后,将打破中国害虫抗性区域无药和少药的困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关键作用。
可见,环丙氟虫胺将会在未来成长为公司又一支柱产品。目前,泰禾股份已与国际巨头达成合作,拟联手推进环丙氟虫胺在国内及国外市场的商业化落地,这也将加速释放环丙氟虫胺的市场潜力,或有望使其成为国际重磅杀虫剂产品,并助力其在国内达成超10亿元的销售额峰值。在国内,泰禾股份已就环丙氟虫胺20%悬浮剂产品的供应及销售与先正达达成独家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了先正达的年最低采购量及采购价格区间。在国外,公司也已与大型跨国农药企业UPL签订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环丙氟虫胺的开发、登记和海外商业化。
展望未来,随着环丙氟虫胺在国内外的陆续上市以及商业化的深入推进,泰禾股份有望形成仿创结合、国内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这不仅将巩固公司在全球农药市场的地位,还为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泰禾”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