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继续走强 沪指稳守4000点关口 机构认为防御性板块仍有补涨可能
周二,受到科技股调整影响,大盘缩量调整。从板块表现来看,林业、塑料、焦炭加工、食品加工等板块领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航天装备等板块走势较弱。11日,上证综指下跌15.84点,跌幅为0.39%;深证成指下跌138.61点,跌幅为1.03%;创业板指下跌44.51点,跌幅为1.40%;科创50指数下跌20.03点,跌幅为1.42%。两市11日共成交19936亿元,较周一减少1809亿元。对于短期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市场仍是存量资金博弈,题材板块快速轮动,沪指或围绕4000点展开震荡。后市,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农业、食品、医药等板块的动向。
沪指坚守4000点关口
周二早盘,沪深A股双双高开。上证综指高开0.13%,深证成指高开0.36%。开盘后,受到科技股大幅调整影响,股指重心有所下移。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39%,报收4002.76点;深证成指下跌1.03%,报收13289.00点。值得注意的是,上证综指盘中最高摸至4024.94点,而前期的高点为4025.70点。相比上证综指的强势调整,“双创”指数11日均下跌超过1%。从成交量来看,两市11日成交额不足2万亿元,较周一减少1809亿元。
尽管大盘出现调整,但两市个股上涨家数仍超过下跌家数。沪市中,上涨的有1140只,下跌的有1110只;深市方面,上涨的有1530只,下跌的有1297只。
板块方面,林业、塑料、焦炭加工、食品加工等板块领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航天装备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培育钻石、钙钛矿电池、HJT电池等板块领涨,CPO概念、数字货币、MCU芯片等板块走势较弱。值得一提的是,光伏板块11日继续走强,中来股份、拓日新能、亿晶光电、中利集团、协鑫集成、金辰股份、国晟科技等涨停。
从日线走势来看,上证综指11日小幅收阴,结束了此前的四连阳。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大盘缩量调整并未改变中期上升趋势。短期来看,4000点附近已成为多空拉锯的重要区域。
大消费板块延续强势
周一,白酒、旅游等消费类板块走强。周二,大消费板块整体仍维持强势,食品加工、酒店餐饮、农产品加工等板块领涨,医药商业、医疗美容、中药等板块逆市飘红。
具体来看,食品加工板块11日上涨1.67%,个股方面,保龄宝、中粮糖业涨停,华资实业上涨5.63%,巴比食品上涨4.43%。农产品加工板块上涨1.24%,个股方面,索宝蛋白上涨7.19%,西王食品、嘉华股份、祖名股份均上涨超过2%。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商业板块上涨0.86%,个股中,合富中国、人民同泰涨停。记者注意到,合富中国近期股价持续拉升,11个交易日收获10个涨停。资料显示,合富中国是国内体外诊断产品流通与服务领域领先的集约化服务商,覆盖1000余家厂商近37000个品项,为百余家三级医院提供集约化采购服务。公司“迈塔威”手术医教研数智化平台将落地大陆本地化生产,已在多家医院实现手术直播与远程指导。不过随着股价连续大涨,该股风险已不容忽视。周一晚间,上交所公告称,近期,“合富中国(603122)”竞价交易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的严重异常波动情形。上交所将对上述证券上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从严认定,并视情况从重采取列为重点监控账户、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限制投资者账户交易等自律管理措施。
关注成交量的变化
对于短期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市场仍是存量资金博弈,投资者可持续关注成交量的变化。
华西证券表示,通用高频场景基本完成布局,头部互联网企业对于模型的高频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AI产业用户习惯逐渐形成,AI产业正在进入快速迭代的竞争深水区,未来AI应用有望向更细分、深度的场景挖掘,包括教育、医疗、办公等。随着国产大模型持续开源迭代,包括AI手机和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业应用大模型落地,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工业智造”相关的AI应用落地和数字化应用。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市场宏观预期与风险偏好有望改善,美联储在四季度持续降息与可能的停止缩表并开始扩表有望提升市场流动性,这均将有利于铜铝等工业金属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外储能需求旺盛,以及进入202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坡或将引发年底抢购,部分头部材料厂商已满产,订单已外溢到二三线材料厂商;产业链下游高景气下,带动上游碳酸锂需求增加并出现供应缺口,从而驱动锂价持续上涨。预计在下游旺盛需求下,锂行业公司利润有望在四季度继续好转。
华鑫证券一分析师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近期市场呈现沪强深弱的格局,科技股持续调整,对创业板、科创板形成影响。后市,投资者可继续关注成交量的变化,在市场未能大幅放量的情况下,题材板块或持续轮动,投资者可重点农业、食品、医药等防御性板块的补涨机会。” 记者 汤晓飞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