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只ST股复牌后股价继续上涨 年末高风险博弈现象明显
临近年底,围绕部分ST股的炒作风起。已于11月18日复牌的ST中迪走出2个“一字板”。11月19日,经过三个交易日停牌核查后,*ST东易复牌后再度涨停,创下29个交易日内24次涨停纪录。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从9月26日收盘价的5.17元/股涨至19日的18.54元/股。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上述2只ST股外,又一只ST“大牛股”发布停牌核查公告。11月19日,*ST正平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至11月18日累计涨幅达221.93%,公司股价短期涨幅与同期上证指数、建筑行业存在严重偏离,并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公司股票自2025年11月19日开市起停牌,至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从2家ST股复牌后的走势来看,延续了其停牌前的上涨态势。“*ST东易与ST中迪复牌后继续涨停,实际上是短期资金借助控制权变更与重整预期进行的集中炒作,并非公司基本面的实际改善。”一市场人士分析19日认为。
具体来看,ST中迪11月18日复牌前完成控制权变更,深圳天微投资以2.55亿元竞得23.77%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半导体领域背景的门洪达、张伟,市场预期后续可能注入科技资产。尽管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2.64%,净亏1.51亿元,且净资产为-851.68万元,但控制权变更带来的重组想象空间成为炒作焦点。*ST东易复牌前因“重整投资人拟注入算力资产”预期持续发酵,公司虽面临年末退市大限(若未完成重整将终止上市),但市场资金仍在押注重组成功后的估值修复。
从财务数据来看,*ST东易2024年营业收入为12.9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84%;归母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1.7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状况未见好转,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下降52.02%;归母净利润亏损0.58亿元。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净资产进一步恶化至-11.6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72.4%,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态。因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为负,且连续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双重标识。根据相关规则,若2025年末归母净资产仍为负值,或未能在12月31日前进入重整程序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
而ST中迪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52.64%;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1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42.08%。截至2025年9月30日,ST中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已变为-851.68万元,这意味着公司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若公司2025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实际上,年末炒作ST股的现象一直存在。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11月至12月期间,*ST花王出现17个涨停,ST加加出现14个涨停。2023年11月至12月期间,*ST天择出现13个涨停,*ST美谷出现11个涨停。2022年11月至12月期间,ST英飞拓出现14个涨停,*ST熊猫出现11个涨停。
市场人士表示,临近年底,市场会博弈那些有重组计划或正在推进重整的ST公司能够通过成功“保壳”而避免退市。实际上,这种ST股在年末的暴涨是高风险偏好的资金进行的一场高风险博弈。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基于预期和故事的短期情绪博弈场,而非价值发现的场所。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有助于看透市场全貌,但“看懂”不等于“要参与”。记者 刘扬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