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壹连科技:电连接组件不断更新迭代

壹连科技(301631)专注于电连接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产品包括电芯连接组件、动力传输组件、低压信号传输组件、柔性线路板等品类,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多个应用领域。公司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至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54%和37%。

电连接组件产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下游需求充足。在全球推进碳中和背景下,交通运输、工业、储能等领域全面推动电气化,全球电气化程度明显提升,为电连接组件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普及、5G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电动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电连接组件产品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和连接器本身技术的更新迭代,连接器已成为设备中能量、信息稳定流通的桥梁,总体市场规模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Bishop&Associate的统计及预测,2017年至2023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由601亿美元增长至96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8%,预计2024年将增至1050亿美元。竞争格局方面,欧美、日本等电连接组件产品国际厂商进入行业时间早,国际市场认可度较高;国内厂商起步较晚,但部分领先企业已进入下游优质厂商产业链,电连接市场格局有望开启重塑。

壹连科技是国内较早实现电芯连接组件产品规模化供应的厂商之一,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发展主轴,并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受益于龙头客户的市场效应,2021年至2023年公司新能源类电连接组件的市占率均达10%以上。从主营产品来看,目前公司已形成覆盖电芯连接组件、动力传输组件、低压信号传输组件、柔性线路板等多品类的综合产品矩阵,产品线已延伸至整车高压系统和消费电子、医疗设备领域,增强整体业务多样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率先拓展储能领域,产品下游应用于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阿特斯、海博思创等众多知名品牌。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电连接组件产品的技术升级与产品更新迭代。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积淀,公司掌握了电芯连接组件模块化设计技术、激光焊接过程设计技术、超声波焊接过程设计技术、热铆过程设计技术、电芯连接组件材料验证分析技术、电芯连接组件电性能测试技术、高压线束配件装配自动化技术、模组采样线全自动加工技术等电连接组件行业的核心技术,并参与了《线束设计验证规范》《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击双层自卷式保护套管》等多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公司开展了铝合金导线应用、小平方铜包钢导线、研究无人机线束、储能超高压铝导体传输组件技术等多个新项目研发;公司率先引入了最新一代的CCS先进制程,例如薄膜热压、直焊、CMU一体化等前沿技术;此外,公司不断突破电连接零部件技术壁垒,加快实现部分零部件自制进程,向上整合产业链条,全力推进FPC生产一贯化,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与成本优势,确保公司在行业技术前沿占据领先地位。

公司与动力电池大客户深度绑定,具备多元化客户资源优势,受益于下游电车销量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总收入比重超过70%,客户结构高度集中且优质,深度绑定新能源产业链。在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整车领域、储能领域,与行业领先企业宁德时代、欣旺达、小鹏、零跑、海博思创、阿特斯、南方电网等开展合作;在工业设备、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其他非新能源领域,与迈瑞医疗、尼得科、多美达、TCL等国内外各领域知名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其他优质客户,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且凭借现有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稳定的客户关系,电连接组件有望实现量利双升。

公司IPO募投项目旨在进一步扩大公司发展规模,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投入电连接组件系列产品生产溧阳建设项目、宁德电连接组件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新能源电连接组件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合计拟投入募集资金11.93亿元。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广东深圳、福建宁德、江苏溧阳、四川宜宾、吉林长春及浙江乐清等多个生产基地。捷克斯洛伐克基地正在建设中,其余基地已全面投产。

西南证券表示,公司为国内电池连接系统头部企业,在原有电连接组件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升级迭代,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未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20亿元、59.70亿元、69.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55%、18.92%、16.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4亿元、3.14亿元、4.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44%、31.39%、23.17%,对应EPS分别为3.33元、4.37元、5.38元。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8%,公司未来有望新进入多个主机厂客户tier1供应链,海外客户降本需求带动公司产品市占率提升,因此具备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5年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16.5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记者 刘希玮

(风险提示:本栏目旨在介绍相关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newshoo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