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卷”到“整合” 证券板块迎来黄金配置期
11月19日,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同时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中金公司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两家券商。这是继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后,证券行业又一里程碑式整合事件。业内人士认为,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券商“新巨头”呼之欲出,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头部集中、特色分化”的新格局。
券商并购潮加速
11月26日,中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由中金公司通过向东兴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信达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本次重组涉及A+H股两地上市公司同时吸收合并两家A股上市公司,事项较多、流程复杂,经申请,公司A股股票自11月20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停牌期间,公司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并根据重组进展情况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相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发布公告并申请复牌。”中金公司表示,“本次重组的具体合作方案以三方进一步签署的交易文件为准,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能否实施仍存在不确定性。”
对此,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文强表示:“合并后,中金公司的资本金实力将提升,预计在化债领域会发挥重要作用。参考国泰君安并购海通证券案例,换股比例在0.33至0.51之间。经简单加总测算后,合并公司净利润达95.19亿元,排名提升四位到第六位;总资产达10095.8亿元,排名提升二位到第四位。合并后,有望提升中金公司在AMC领域的化债能力,合并后的中金公司有望在大财富管理业务持续拓展。”
中金并购或点燃行业投资热情
近几年来,我国证券业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这既源于政策层面“培育一流投资银行”的明确导向,也是行业自身发展周期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此前的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资产、资本规模被夯实。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德坤表示:“国泰海通合并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规模扩张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率提升。合并后公司净资本实力大幅增强,风险承受能力显著提高,为发展资本消耗型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合并还实现了全国网络布局的优化,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的协同效应尤为明显。”
中金公司的“三合一”整合,是更多业务线条的拓展,旨在实现业务功能补足与专业化能力提升。王德坤认为,本次重组完成后,三家券商营业部合计数量将位居行业第三,形成“高端投行+区域零售+特殊资产”的全场景服务体系。
投资策略上,长城证券研究认为:“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快建设一流投行,支持金融市场改革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重组各方能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力争在合并后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公司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质效,并提升股东回报水平。尽管近期市场有所调整,我们仍建议板块关注两类券商布局机会,一类是基本面综合优势突出且低估值的头部券商,如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一类是关注有潜在并购可能的标的。”
“此次并购有望点燃行业投资热情。”王德坤进一步分析称,证券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市场交投保持活跃、两融余额增长、主要股指稳步上行等因素将驱动券商估值与盈利双击。可以关注中金公司,看好公司并购落地后业务实力增强。另外,推荐关注:1、业绩布局全面、权益资产仓位逐步提升的龙头券商,如华泰证券、中信证券;2、权益弹性突出、业绩有望充分释放的高弹性标的,如东方证券;3、经纪、两融市占率持续提升,流量变现能力强大的东方财富;4、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战略层面逐步焕新、协同预期较强的兴业证券。
26日,南京一券商人士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在政策助力行业发展、券商行业整体业绩向好且估值偏低等多重利好下,证券板块有望复制2014年至2015年的牛市行情,建议投资者把握‘头部溢价+特色突围+困境反转’的个股投资机会。”记者 张曌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