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硬科技主题ETF密集获批 增量资金蓄势待发
11月28日,首批7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以及广发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开始发行。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11月以来(截至11月28日),全市场共申报34只科创主题ETF,覆盖半导体、机器人、芯片设计、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硬科技细分领域。其中,11月21日至25日5天内集中申报28只,占全月总量的82%,显示公募机构对科创赛道的布局热情显著升温。
从时间轴看,11月科创主题ETF申报呈现“后半程爆发”特征。11月21日首批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获批后,资金布局节奏明显加快:11月21日上报7只(含芯片、芯片设计等),11月24日—26日3天内新增20只,占全月总量的59%。
值得关注的是,34只申报产品中,半导体和机器人主题占比显著领先,合计达22只,占总量的65%;芯片设计、人工智能、创新药等领域亦有重点布局。
从管理人看,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等头部基金公司积极参与,合计上报18只,占总量的53%,体现头部机构在指数产品布局上的先发优势。产品类型方面,34只均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其中94%处于“待审批”状态,仅2只(鹏华、摩根旗下人工智能ETF)已发行,反映当前处于集中申报阶段,后续发行节奏值得关注。
从政策端来看,监管“绿灯”加速产品落地。“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首要目标,证监会对硬科技基金采用“即报即审”机制,本次34只基金从材料接收至受理平均耗时不足1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创历史新高。此前11月21日首批16只硬科技基金获批,按单只20亿元募集规模估算,已为市场带来超300亿元增量资金,而本次34只基金若顺利发行,预计将再引600亿元至800亿元活水。
2021年至2023年,科创基金以宽基指数为主(如科创50ETF、科创创业50ETF);2024年起转向细分领域。2025年二季度以来,半导体设备、AI等主题基金加速发行,本次集中上报则进一步聚焦“产业链更细分环节”(如芯片设计、机器人运动控制)。这种演变与产业发展阶段高度匹配:当前半导体、AI等行业从“整体扩张”进入“环节突破”期,需要更精准的资本支持。记者 刘扬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