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渗透率历史性突破50% 燃油车电动车市场天秤正式反转
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时刻。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新能源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燃油车市场份额则不断被侵蚀。
早在2020年,我国制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仅为5.8%。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大幅上涨,2021年突破14%,2022年突破27%,2023年突破33%。随着渗透率50%的目标实现,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五年增长10倍,提前11年完成国家规划目标。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6.3万辆和8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5.3%。与部分海外国家踩下新能源“刹车”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远超预期,并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领者。
天秤的另一边,是合资燃油车份额持续大幅下跌。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通用销量下跌14.5%,上汽大众下跌8%,广汽本田下跌13.7%。今年这一势头呈现加速趋势,3月合资燃油车终端销量可用“溃败”形容,广汽本田雅阁降幅72.6%、广汽丰田凯美瑞降幅59.2%、一汽丰田卡罗拉降幅54.4%、上汽大众朗逸降幅36.4%。随之而来的是,合资燃油车迎来批量关店潮,产生大量的消费者纠纷和维权。
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静谧性、智能化等方面也已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尤其是插混,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的功能于一体。在价格关口突破以后,燃油车难有还手之力,预计到了下半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在此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预测,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即将突破50%,而且未来可能不止于此。长安汽车总裁王俊也表示,虽然部分欧美汽车巨头陆续宣布推迟电动化进程,但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不会发生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