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低碳方式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 中消协就《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指南》征求意见
居民绿色消费将有详细指南,从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到做了有什么用都将有详细信息。从选择节能家电到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从绿色出行到垃圾分类,从“光盘行动”到“变废为宝”,让每一个绿色消费选择都能汇聚成显著的减排效应。
中消协就绿色消费征求社会意见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中消协期望通过《指南》引导广大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基础力量。
据悉,《指南》重点围绕“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居民生活消费作为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动力,倡导绿色消费从每个普通消费者做起,从日常消费行为做起,帮助消费者增加绿色消费知识,提升绿色消费信心,培养可持续生活方式。其内容涵盖饮食、出行、资源、日用品消费等领域,包括倡导“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倡导低碳出行,鼓励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推广节能家电、合理使用水电,引导购买绿色认证产品、抵制过度包装、推动旧物循环利用等。
《指南》兼顾环保效益、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列出相关科普知识、生活窍门和行动效能,为消费者提供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和做了有什么用的信息。
中消协介绍,居民生活消费涵盖衣食住用行多个场景,每个人的日常选择都与减碳息息相关。从选择节能家电到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从绿色出行到垃圾分类,从“光盘行动”到“变废为宝”,每一个绿色消费选择都能汇聚成显著的减排效应。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消协立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求,履职尽责、守正创新的有益尝试。中消协将在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意见的基础上,对《指南》进行修改完善,择期正式发布。
“绿色消费”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事实上,“绿色消费”并非意味着降低消费水平或生活质量,而是通过更环保、更节能的方式提升生活质量。近年来的数据显示,绿色智能汽车、节能家电、家居产品已加速进入大众生活,蕴藏巨大的消费潜力。2024年,7000多万台(件)绿色智能汽车、家电、家居产品进入大众生活。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在全国各地的实施,消费市场活力得到不断释放。
政策面上,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培育多元化二手商品流通主体,创新二手商品流通方式;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以绿色消费为抓手,打造消费新增长点,牵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
家电补贴的政策导向方面,以空调为例,二级能效补贴15%,一级能效补贴20%,降低了“绿色溢价”,以政策引导消费。去年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90%,带动高能效等级和智能家电零售额实现连续4个月超两位数增长,杠杆效应显著。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启动“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今年拟带动试点县新建充电设施超1.4万台、换电站超60座。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
在政策的助力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道:“今年7月,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记者 朱蓉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