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游、追剧游、赛事游成“暑期游”主流 “文旅+”业态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8月即将结束,今年“暑期游”的数据陆续出炉。清凉游、追剧游、赛事游等玩法成为今年暑期旅游的主流。商务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1—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文旅消费凭借带动多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清凉游”仍是最主流“话题”

今年暑假,伴随全国多地的高温刷新同期纪录,避暑、纳凉、玩水等“清凉游”再度成为旅行的主流选择。

记者从携程方面了解到,威海、黔东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贵阳等平均气温不超过30℃的目的地成为暑期最受欢迎的玩水、避暑目的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连、威海、青岛、烟台更是凭借凉爽的气候,实现了暑期订单双位数增长。此外,热门避暑目的地贵州、云南等地订单同比增长80%以上,小众避暑目的地内蒙古赤峰、辽宁丹东、吉林白山等地订单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此外,凭借适宜的温度与随手一拍便是大片的风景,今年暑期,赴新疆旅游的订单同比增长超20%,其中乌鲁木齐增长达11%。以江浙沪为代表的南方游客成为赴疆头号粉丝,平均每五名赴新疆旅游的游客中便有三名来自江浙沪。

除了传统的欣赏风景,露营、徒步、溯溪等户外挑战和自然探索度假产品在今夏也受到游客的热烈追捧。携程方面数据显示,位于江西抚州的大觉山漂流,因其体感温度仅18—26℃被称为“清凉漂”,今年暑期订单同比增长超4倍;“白天窝囊漂,夜晚银河漂”的江苏常州茅山森林公园银河夜漂也以出片的夜间美景成功出圈。

影视取景地成暑期旅游新热点

继《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隰县小西天景区后,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再度带火了永安寺、佛光寺、晋祠水镜台、碛口古镇等影片中出现的山西古建筑景点,电视剧《凡人修仙传》的热播则将剧中“人间仙境”的重要取景地新疆那拉提景区列入暑期赴新疆旅游热门目的地。“因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成为暑期情绪价值消费的最新注脚。

记者从携程旅行了解到,今年暑期,山西大同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一跃成为暑期增速前三位城市;新疆那拉提景区近一个月热度上涨68%;永安寺、佛光寺、晋祠水镜台、碛口古镇等在《浪浪山小妖怪》影片中出现的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有“《西游记》通天河同款”之称的高过河漂流揽获年轻人喜爱,暑期成交订单数同比增加40%。

文体商旅成为消费新“推手”

除了照着影视剧打卡,今年暑假,“苏超”“浙超”“赣超”“村超”等各类民间足球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大量球迷和游客前往目的地观赛之际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

携程、美团、同程等多家平台综合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江苏地区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4%,拙政园、瘦西湖、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寒山寺、狮子林成为最热门的景点。南京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7%,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红山森林动物园、大报恩寺遗址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美龄宫等成为最受欢迎景区。

归总数据显示,7月以来,在“苏超”的带动下,江苏省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贵州“村超”在8月9日总决赛当晚吸引了省内外游客超18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超过4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亿元。“赣超”前五轮赛事累计吸引现场观众38.57万人,带动周边景区消费持续增长。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近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文体商旅已经成为带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黄金组合”。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一共举办了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消费有望迎来新增量

作为服务消费的重要构成,伴随着多地“文旅+商业”“文旅+科技”“文旅+赛事”等“文旅+”新业态的成功,文旅消费凭借带动多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今年7月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1—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近期表示,暑期居民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各地积极发展文旅消费新模式,以多元化供给为扩大消费注入新动力,体育赛事、电影、演出市场比较活跃,文旅休闲等相关消费较快增长。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1—7月份,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下个月,商务部还要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记者 朱蓉

编辑:wenmeng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