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特色文旅激发消费活力
今年的国庆和中秋共计8天假期,若加上请假3天,便可凑出长达12天的长假,让人们的出游有了更多的选择。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跨省游、出境游、长途自驾游热度不断攀升,长途航线预订量明显上升,不少季节性较强的精品线路更是早早“截团”。更舒适的行程安排、更丰富的项目体验成为文旅产品的主流,情绪价值、时间效率与性价比已成为影响出行决策的三大关键要素,旅客出游偏好正在从简单的“去看”加速转变为“去体验”。
“体验感”成为假期旅游主流追求
携程近日发布的2025国庆旅游趋势预测显示,截至目前,黄金周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能够一次性体验多个省份风情的省际交界城市,成为今年国庆假期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省际交界城市的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其中,融合了云、贵、川三省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观的昭通假期预订单量同比增长95%;处于桂、湘、粤交界的贺州以喀斯特地貌与古镇文化闻名,订单量同比已增长88%。
面对热门旅行目的地酒店、机票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少游客将目光投向了价格波动不大的地区,高性价比成为筛选目的地的重要指标。出游的目的也从“打卡式旅游”逐步转变为“沉浸式度假”。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远途目的地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60%。
此外,季节性线路,以及具备“场景+文化+体验”的复合型产品受到欢迎,诸如“躺在酒店床上看日照金山”“庭院温泉赏星空”“森林别墅小熊猫陪玩”“长江三峡边民宿观巫山云雨”等特色体验搜索热度大幅上升。寺庙禅修、非遗手作、地方文化工坊等活动也广受青睐,让旅行更具身心疗愈的意义。记者从江苏某旅行社了解到,今年旅行社推出的4条黑龙江伊春赏秋线路在9月初推出,不到一周便早早“截团”;阿勒泰、喀纳斯等精品线路目前名额也所剩不多。
出入境游表现活跃
出境游方面,除了日本、泰国、中国香港等短途目的地,马来西亚、新加坡也跻身出境热门目的地前五,凸显东南亚地区的强劲吸引力。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成为内地旅客出境自驾的新兴热点,这些目的地租车订单量分别增长3倍、2倍和10倍。
航旅纵横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国庆、中秋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已超593万张,日均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8%。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过140万张,日均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6%。
除了周边国家,不少国内游客也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非洲地区。携程数据显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假期订单同比增长13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恰逢日本和韩国的假期,加上中俄互相免签政策的推动,今年国庆假期的入境游市场同样表现出活跃态势,热门客源国包括韩国、日本、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不少日韩游客选择到中国观光,上海、北京、香港、大连、青岛和天津是吸引日韩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俄罗斯游客来华热情上升,入境预订量同比增长75%,北京、上海、三亚、广州、哈尔滨等成为俄罗斯游客最爱的目的地。
政策助力文旅市场形成新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服务消费支出已占到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的46.1%,服务消费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携程研究院认为,无论是对情绪价值的追求,还是对小众探索的热衷,都反映出游客出行偏好更加多元化、深度化和情感化的特征,而政策的开放与服务的创新也将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形成新格局。
为有效推动文旅消费,2025年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于9月下旬正式启动,期间将开展系列文旅活动,增加优质文旅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开展超过25000场的文旅消费活动,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国潮市集、游园会等将陆续上演。
消费月期间将正式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中国银联、金融机构、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以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各地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场景。
记者 朱蓉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