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假期消费市场人气旺活力足 文旅消费需求强劲 服务消费热度攀升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亮点频现,餐饮、旅游、文体服务需求强劲,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快速增长,食品、保健品消费保持平稳。多项体育赛事掀起观赛热潮,带动美食、文创与特色商品消费热度上升。

服务消费热度攀升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10月1日至7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商务部监测的主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节日期间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27.9%,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增长14.3%,国潮服装销售额增长14.1%。低油、低糖月饼受到消费者青睐。

记者从叮咚买菜了解到,今年围绕健康、地域特色主题的低GI、药食同源、配料干净的月饼更受欢迎,黄河口大闸蟹、螺蛳粉火锅等特色美味受到消费者青睐。

一批优秀国产影片带动观影热潮。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0月8日20时30分,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达18.3亿元,总观影人次超5000万人次,总放映场次超365万场。今年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战争、喜剧家庭、动画、犯罪剧情等多种题材,既能满足家庭观众的“合家欢”需求,也能适配观众的“个性化”审美。得益于多部国庆档新片在档期中段宣布下调最低结算票价,观众以更实惠的价格走进影院。今年国庆档平均票价为36.7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明显下降。

此外,多项体育赛事掀起观赛热潮,各地开设集美食、文创与特色商品为一体的观赛“第二现场”,将赛事热度延伸至消费端。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WTT中国大满贯带动首钢园区累计消费超3000万元。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石景山区周边文商旅体消费近2亿元,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超过13万人次(去年同期日均7万人次),相比去年基本实现翻番。10月4日至8日,苏超四场对决先后在南京、徐州、南通、盐城四座城市展开,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江苏全省接待国内游客6075.1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4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8%和23.73%。

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快速增长

除了出门旅行、观看比赛,购物也成了人们节假日消费的选择。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税收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增长较快,旅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需求强劲,食品及保健品消费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以旧换新补贴+企业折扣+门店优惠”的复合优惠体系持续点燃假期消费热情。湖北在国家购车补贴基础上,整合推出涵盖地方购新补贴、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多重优惠的“组合拳”,总规模超亿元,有力激发汽车换新需求;江苏泰州将“消费大集市”搬进假期生活,更创新实现“以旧换新”政策现场落地,消费者在集市就能一键申领补贴;山东济南则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国补”支持范围,免费适老化改造方案、便携适老产品深受老年群体青睐。国庆中秋假期,手机等通讯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8%;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4.7%;黄金价格上升带动珠宝首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1%。

商品消费中,绿色化、智能化新产品备受青睐。据商务部监测的主要电商平台数据,假期前四天,一级能耗节能家电增长19%;智能冰箱增长20.7%,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6.8%。

记者 朱蓉


编辑:wenmeng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