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力推进区域金融改革 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积极探索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试点地区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

12月28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召开四季度(线上)新闻发布会,会上重点介绍了苏州昆山和泰州两个区域金融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取得的初步成效。

昆山“金改”两年落地10多项全国、全省“首创”

“昆山金改区”的设立源自于202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江苏省昆山市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成为全国首家具有两岸特色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两年以来,“昆山金改区”充分发挥昆山对台经贸交流优势,加强两岸金融合作,累计落地30余项创新成果,其中10多项为全国、全省“首创”。

在丰富金融业态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昆山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上市挂牌。比如推动两岸合资的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公司设立,推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成立科技支行等。此外,还通过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台企转型和台青创业。截至目前,台资上市挂牌企业累计26家,其中境内上市7家,境外上市(柜)12家,新三板挂牌7家,台资上市挂牌数量居大陆县级市首位。同时,落地全省首单台企“揭榜挂帅攻关险”,获批全国县级市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设立全国县域首支由国资全额出资的天使投资基金(总规模3亿元),发行全国首单新三板市场定向发行可转债等债券创新项目等。

在推进外汇管理改革方面,深入推进信贷资产跨境转让、外债便利化额度、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五项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深入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优质可信企业跨境人民币业务等试点,创新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此外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人开展QDLP和QFLP股权投资试点,打通跨境投资渠道,比如出台《昆山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暂行办法》,推动交银华侨数字经济股权投资基金落地。

在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和探索两岸货币合作方面,持续推进全国独有的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试点,截至2022年11月底,共有202家企业累计办理集团双向借放款294亿元,平均借款利率3.3%,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5亿元。此外,通过创新两岸货币避险工具,成功落地大陆首笔人民币对新台币无本金远期交割NDF汇率避险业务;通过优化数字人民币金融服务,开立全国首个台胞数字人民币钱包,落地全国首笔台企数字人民币贷款。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创新政策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做好业务试点的推广,使更多的市场主体真受益、得实惠。”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科长王丰表示。

泰州“金改”五年打造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产业转型支持模式

泰州自从2016年11月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产业转型模式。

首先是通过构建贷前征信画像、贷中增信分险、贷后预警处置的全链条融资服务机制,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泰州市不良贷款率为0.58%,较改革前(2016年末,下同)下降1.17个百分点。

其次是通过创新股权投资对接体系、科技金融融资模式和加速科创企业上市步伐的全周期金融服务机制,助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截至2022年11月末,泰州2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居全省第4。“创新积分贷”系列产品累计发放贷款22亿元,“小股权+大债权”投贷联动模式累计支持250户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近25亿元。同时,还成功发行全省首单10亿元“双创”债、3亿元“双创”金融债。

再次是打造全方位金融创新体系,提升支持产业转型质效。率先开展的取消企业银行开户许可证核发、资本项目兑换便利化等13项改革,为全国、全省推广贡献了“泰州经验”。全省首家创设的首贷中心,覆盖超14万户无贷市场主体以及“专精特新”等名单企业,设立2年多来,新增首贷户2.9万余户,小微企业授信覆盖面较2020年初提升8.5个百分点。

区域金改以来,泰州金融对产业转型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49%,较改革前提高1.27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11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594.6亿元,是改革前的2.3倍;二是融资结构明显优化。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存量占比22%,较改革前提高2.7个百分点;绿色贷款余额为860.9亿元,是改革前的6.2倍;三是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突破6000亿元大关,基本形成 “大健康产业体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四是产业转型成效明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300家,较改革前增长2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7%,较改革前提升5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提级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融资服务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季伟表示。

记者 赵琦薇

编辑:newshoo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