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权理财产品成市场“宠儿” 银行理财子公司用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的密集披露,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上半年经营情况也在陆续浮出水面。此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兴业证券报告显示,今年7月以来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继续小幅增长。截至7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31.13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789亿元(数据来源:普益标准)。分机构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前三的机构分别为招银理财(2.55万亿元)、兴银理财(2.29万亿元)和信银理财(2.08万亿元)。
“固收+”理财产品业绩表现亮眼
《大众证券报》记者采访发现,近期随着权益市场走强,含权理财成为机构主推方向,不少理财子公司发售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因业绩表现亮眼颇受市场追捧。
有投资者告诉记者,7月底以来已多次收到银行推送的“渤银理财——财收有略固收封闭式一年”不同系列的产品信息。资料显示,该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固收类资产仓位为80%—100%,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仓位合计为0%—20%。
记者从另一股份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处也获悉,近期理财产品中加一点权益的产品卖得较好,该行理财经理提供的一份在售理财产品宣传单页显示,不少稳健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推荐理由中标注着“含权”“权益增强”“固收+”等字样。
“‘固收+’策略以债券等固收类资产打底,适度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在当前低利率背景下,能帮助投资者在稳健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有效实现风险分散与收益增强的双重目标。”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告诉记者,银行理财子公司正通过两方面发力提升产品收益率:一方面对固收类资产进行精细化运作,通过增加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这类安全性高且收益较为稳定的资产配置比例稳步提升产品收益,同时适当增加绿色、科技等政策支持行业信用债的配置比例,获得政策红利对产品收益带来的增厚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权益市场的投研能力,通过借助ETF、指数基金等工具间接参与权益市场,同时积极探索“指数增强”等主动投资策略,力争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收益。
记者注意到,在普益标准8月21日发布的“7月理财公司最短持有期产品稳健增值能力评价榜”中,“浦银理财浦享增益之九个月最短持有期3号”荣登榜首。据悉,该产品正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可配置债券类资产、存款类资产、择机配置非标资产增厚收益),叠加“低浓度”权益类资产增强(通常配置中枢不超过5%,主要通过ETF分散投资),通过稳健运作,追求中长期稳健收益。此外,刚刚结束募集的浦享增益2561期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年化)为2.3%—4.15%,已兑付业绩的浦享增益2301期和2302期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86%和3.58%。
主题化、场景化产品成差异竞争焦点
低利率经济环境下,为了实现“低风险、低波动、高收益”,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在产品设计的创新与优化上狠下功夫。
记者注意到,8月19日,招银理财联合中诚信指数推出SMARP大类资产配置指数,旨在通过科学的配置策略、多元的资产组合、动态的调整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收益稳健、风险均衡的资产配置工具。据悉,该指数借鉴了“全天候策略”思想,通过精选股票、债券和商品中的核心资产,构建“攻守兼备”的资产矩阵,使得投资组合能够穿越周期,获取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指数系列还设置了分层风险预算,通过对风险资产组合权重进行调整以匹配各类投资需求。历史数据显示,该指数自201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在多轮市场周期中实现持续增长,其中,稳健指数年化收益率为5.79%,平衡指数年化收益率为7.82%,进取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75%;同时,指数的波动和回撤控制也较好,2021年以来,稳健指数分年最大回撤控制在1%左右。
“通过多元资产、多元收益来源、多元策略降低风险相关性,降低组合波动;同时建立与风险预算匹配的资产配置及策略应用体系,综合运用多元化策略工具实现客户预期的风险收益目标。”兴银理财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继续‘锻固收长板’,做深做透信用投研,进一步提升交易能力;二是灵活运用对冲手段、量化/衍生品工具,将基础资产与策略工具组合封装,广泛应用于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谱系中;三是围绕‘绝对收益’目标构建权益投研体系,强调均衡配置、突出择时能力,以满足理财客户的绝对收益需求。”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指引下,兴银理财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多策略“固收+”产品的量产,业绩与规模兼具的“固收+”标杆产品逐步涌现。
张翘楚在接受采访时还告诉记者,为同时兼顾服务实体和惠及民生的双重职能,近年来,理财公司在产品持仓的资产配置上会围绕“科技创新、绿色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国家战略方向进行重点倾斜,通过开发ESG、养老、乡村振兴等主题的特色产品,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目标,获取政策红利对产品收益带来的增厚。“未来主题化与场景化产品或将成为银行理财差异化竞争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日前浦银理财推出了多元配置策略科技金融主题产品。据悉,该产品以浦发银行自研的“科技五力模型” 评价体系为核心维度精选资产,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科技产业成长的通道,同时推动资本聚焦科创领域,践行国家“科技金融”的战略部署。数据显示,浦银理财目前管理产品规模已突破1.45万亿元,管理产品超过2000只,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300万人。
记者 赵琦薇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