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欧科技战队如何拥抱AI时代的“星辰大海”
近年来,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与新能源技术重塑产业格局,AI与半导体等领域也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核心赛道。
《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一年科技板块呈现强劲上涨态势,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从600多点启动,直指1400点,近一年涨幅96%(数据来源:wind,2024.9.1-2025.9.1),AI与算力领域部分个股涨势迅猛。
中欧基金科技战队以“望远镜+显微镜”的双重视角捕捉投资机遇,一方面仰望星空,感受太空经济与脑机接口的星辰大海;另一方面脚踏实地,挖掘半导体材料、工业软件等领域的隐形“黑马”。
对时代机遇的前瞻判断和精准布局,让中欧基金科技战队在资本市场上实力尽显,多只基金业绩领跑。
截至2025年8月31日,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A近一年收益率232.3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69.25%),在55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邵洁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A近一年收益率133.6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64.62%),在184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2%;
钟鸣管理的中欧内需成长A近一年收益率94.7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1.87%),在184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7%;
杜厚良管理的中欧信息科技A自今年2月26日以来收益率76.3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8.60%)。
冯炉丹:
AI是最具成长潜力的赛道之一
“AI并非仅仅是科技板块的一个分支,而是驱动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力量,是科技领域中确定性较高、最具成长潜力的赛道之一。”冯炉丹在最新披露的中报中,对未来投资方向给出了鲜明前瞻。
作为执掌中欧数字经济的基金经理,冯炉丹已经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诠释了自己的投资实力。纵览中欧数字经济的持仓,作为全产业链配置的科技主题产品,重点围绕六大AI核心方向进行配置,即AI基础设施、AI应用、国产AI产业链、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及端侧AI。
“继续看好智能整车厂的中长期机会,在行业竞争越发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在重点关注的整车企业间进行了更为均衡的配置。”冯炉丹表示希望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性研究,精准把握“技术突破和商业变现”之间的结合点。
展望2025年下半年,冯炉丹表示当前阶段较为确定的投资机遇在于海外推理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未来最核心的观察变量则是更广泛商业闭环的形成。“这既是我们下一阶段的投资蓝图,也是驱动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持续成长的核心引擎。”冯炉丹表示会密切关注国内AI产业商业化的进展,她同时提醒投资者,在技术快速发展与市场商业化进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建议在享受行业成长红利的同时,保持适度的风险意识,分散投资,密切关注市场和政策动态,以便更好地把握AI革命带来的长期投资机遇。
杜厚良:
重点关注国产算力和应用方向
从今年2月末基金成立截至8月末,短短6个月时间里,杜厚良管理的中欧信息科技已经收获了不小的涨幅,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居前。
对产业前沿动态的快速反应,以及能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是杜厚良业绩领先的关键。资料显示,杜厚良担任中欧基金权益研究部副总监与科技研究组组长,研究视野覆盖全产业,尤其强调投研的广度、深度与时效性,是中欧基金科技战队投研体系的核心构建者。
“展望三季度,目前我们看到相对比较明确的产业趋势是海外推理端需求的爆发。”杜厚良在基金中报里写道,考虑到这一趋势具备很强的持续性,目前的主力仓位还是布局在海外算力链,但他也在密切关注关税到期情况以及后续针对相关行业的232关税细则。
国产算力和应用是杜厚良重点关注的另一投资方向。“AI的发展是波动式的,有一定周期规律: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硬件,中美之间在大模型的差距也是从接近到拉大再到接近。”他认为,后续国内会较快速地跟上节奏,未来中短期内,国产算力端由于先进制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内芯片大厂集群效应的提升,可能会显著看到国内芯片大集群在互联网大厂端的快速导入。
从杜厚良的持仓可以看出,他目前的配置方向主要集中在光模块、PCB和服务器等海外算力部分。他表示,后续会在AI应用相关领域重点寻找优质公司进行组合配置。“目前看下来,尤其在海外,AI替代人的趋势才刚刚开始。”
邵洁:
投资机会诞生于企业创新之中
邵洁是众所周知的“价值挖掘者”,其投资风格表现为善于在行业关注度较低时进行前瞻性布局。以她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和中欧科创主题为例,通过在AI硬件、端侧芯片及推理产业链等赛道细分布局,追求捕捉AI技术硬件化落地的投资机会。数据显示,中欧智能制造A近一年收益率133.6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64.62%),在184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2%(20/1840);中欧科创主题A(LOF)近一年收益率128.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42.65%),在219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3%(6/219)。
“在AI时代,AR眼镜、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都是数千亿级别的硬件市场,能衍生出数倍规模的新应用商业模式,这些是不能忽略的终端市场。无论训练侧还是推理侧,AI的发展都意味着先进算力的稀缺,这是AI时代核心矛盾之一,也是科技投资的一条主线。”邵洁指出,除了先进算力,存储和互联也在训练推理过程中不断有新技术或新标准出现,而投资机会总在创新点处静静等候。
在邵洁看来,科技投资的情绪更像是多巴胺,短期波动大,且每一轮催化超预期的要求都会更高,如果沉迷于追寻催化和情绪变化,会让自己迷失在一个个辩别真伪的单体事件里,而忽略产业趋势和公司价值。因此她认为,随着AI推理进入新阶段,推理模型的模型维度、模型记忆、推理速度和推理成本都是产业创新的方向,在这四个维度踏实努力做好产品的公司都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展望后市,她表示已经看到一些细分领域垂类模型的雏形,且应该合理预期相关应用落地会带来行业提速增效,新的商业模式会提升市场竞争力。参考海外落地的实例,并结合中国行业竞争优势,她认为AI硬件、AI智驾、AI医疗、AI游戏和AIagent等领域都会成长出优秀的本土企业。
钟鸣:
持续挖掘景气度上行个股
在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多年深耕,使得钟鸣更加关注技术变革的内在驱动因素,倾向于从产业终局的视角评估企业价值。体现在中欧内需成长的持仓中,就是中游制造板块的配置比例明显更高,倾向于在智能汽车、科技消费等领域中,寻找兼具高成长性和高盈利能力的龙头公司。
记者观察发现,自2023年底起,中欧内需成长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一直是高仓位运行,持股集中于智能驾驶和AI领域。中报披露,今年二季度钟鸣对组合进行了三项调整:一是考虑到海外算力需求的高景气度以及相关公司较高的利润增长和低估值,增加了算力(尤其是海外算力)相关标的的配置;二是发现L4(笔者注:自动驾驶)具备成本优势,且相关标的未来两年基本面弹性具有投资价值,增加了相关标的的配置;三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增加了减速器、轻量化等新技术方向的配置,同时减仓了部分业绩趋势下行或估值缺乏性价比的品种。
“物理AI的内涵非常广阔,行业可以大致划分为终端设备、中游零部件、配套服务商、下游赋能行业等几大块。”钟鸣指出,已发现交通设备的无人化大幅扩展开来,未来各种类型的机器人、机器狗、机械臂会逐步替代人的眼、手、脚,在极端的作业环境中、在昼夜颠倒的工作环境中产生作用。“比如参与电力巡检,在24小时营业的药店值班拣货;深圳已经有无人配送的外卖试点,外卖员只需要从商家取货,再送到无人机起落的运营点,后续流程都无人参与。”
钟鸣表示,已经在物理AI领域观察到不少好的投资方向,将长期深耕,持续挖掘景气度上行、市场份额提升的行业和个股。
从“单兵出击”到“集团化作战”,十余年的持续深耕,中欧基金现已打磨出一支实力过硬的科技战队。13位基金经理与12位研究员,在公司“工业化”投研体系的有效赋能下,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全面覆盖计算机、半导体、AI等科技产业链上下游,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元需求。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金行业的终极竞争力不是短期业绩,而是能否构建一个长期可持续产生投资洞见的组织。构建“工业化”体系的关键在于通过流程和方法论的标准化,让“个体的成功”转变为“系统可复制的成功”,让持续产出的“洞见”在基金经理之间传播、碰撞,从而助力基金管理突破基金经理个人的能力边界,创造长期可持续的Alpha。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欧基金科技战队业绩的脱颖而出是公司变革转型的一个缩影。在日复一日的工业化能力建设中,“中欧制造”已形成一整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基本面投资体系,并成为中欧基金主动投资的底气。
数据来源:中欧基金,产品业绩及业绩比较基准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8/31。据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06/30。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70.29%,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5.84%。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29.4%/20.39%。历任基金经理:冯炉丹20230912-管理至今。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44.49%,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4.92%。2022-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3.51%/-10.33%,0.1%/-3.04%,17.46%/17.05%。历任基金经理:邵洁20220322-管理至今。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123.08%,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4.96%。2020-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54.79%/30.53%,20.92%/1.55%,-24.6%/-18.27%,-0.58%/-14.4%,15.3%/9%。历任基金经理:邵洁20200214-管理至今,王培20190628-20210813,张跃鹏20190628-20210813,周应波20190628-20200812。本产品于2020/10 修改投资范围,增加存托凭证为投资标的。本基金自 2022/6封转开后,投资策略等按封闭期届满后的合同约定执行。详阅法律文件。中欧内需成长混合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29.17%,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2.25%。2022-2024年基金涨跌幅和同期基准表现为-34.18%/-15.91%,-22.87%/-8.4%,16.59%/10.92%。历任基金经理:钟鸣20230915-管理至今,郭睿20210803-20230915。截至2025/6/30,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发起A成立不满半年,按法规要求不予展示业绩。
排名来源:中国银河证券,截至2025/8/31。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属于“TMT与信息技术行业偏股型基金(A类)”,近一年同类型排名1/55。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属于“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近一年同类型排名20/1840。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属于“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95%)(A类)”,近一年同类型排名6/219。中欧内需成长混合A属于“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近一年同类型排名118/1840。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中欧信息科技混合、中欧智能制造混合、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中欧内需成长混合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中欧信息科技混合、中欧智能制造混合、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中欧内需成长混合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内地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