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智慧养殖:建行苏州阳澄湖支行的绿色振兴之路
秋风起,蟹脚痒。大闸蟹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珍馐佳肴,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大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阳澄湖大闸蟹,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养殖历史,成为行业标杆。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建行苏州阳澄湖支行以金融力量赋能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推动传统养殖迈向绿色智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阳澄湖的波光里,藏着中国乡村密码。这里,大闸蟹不仅是美食符号,更是生态、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建行苏州阳澄湖支行运用金融之笔,在“湖光蟹影”间绘就了一幅绿色智慧养殖的锦绣画卷。截至9月末,该行服务绿色企业客户超1000户,绿色贷款余额超1600亿元,覆盖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转型升级等各领域,荣获江苏省绿色金融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贷”动蟹塘智慧改造
阳澄湖的大闸蟹养殖,正经历一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变革。在阳澄湖镇的高标准池塘里,微孔增氧系统、精准投喂、独立进排水设计、三池两坝尾水区等一系列智慧养殖设施设备让水质更优、蟹生长得更好,尾水实现零污染排放。这背后,是建行苏州阳澄湖支行的6000万元贷款,为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送来的“及时雨”。
资金的注入,不仅让养殖池塘完成升级改造,还助力企业引进先进养殖技术,提升数字应用水平。“阳澄湖1号”新品种得以保种扩繁,为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注入新活力,这不仅是养殖技术的进步,更是生态养殖理念的全面落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低碳减排指标,擦亮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
建行苏州阳澄湖支行的金融支持,让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从“靠天吃饭”走向了“科技引领”,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每一滴水的循环利用,每一只蟹的健康成长,都映射出绿色金融的光芒。
“链”通产业上下游
阳澄湖大闸蟹的产业链,从蟹苗培育到餐桌消费,建行苏州阳澄湖支行的支持贯穿始终。该行围绕大闸蟹全产业链,为养殖户、加工企业、销售商家及农家乐等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针对蟹苗培育和水域生态养护等环节,该行推出支持蟹农的“裕农快贷”纯信用贷款产品,提供最高50万元无抵押融资,配套养殖技术保险、价格指数保险,降低自然风险与市场波动对养殖户的影响。在销售方面,该行积极支持阳澄湖大闸蟹建立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模式,为2000余家大闸蟹市场主体提供信贷资金,助力其更好地整合销售路径,扩大销售半径,让阳澄湖大闸蟹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2024年阳澄湖大闸蟹销售额超8亿元。
同时,该行还大力支持大闸蟹产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农家乐、民宿提供信贷支持及结算服务,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近几年,位于阳澄湖中心的莲花岛成了热门“打卡地”,2024年全年,到阳澄湖镇的游客达2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4亿元。

“金”准助力开启新征程
该行通过服务阳澄湖大闸蟹绿色智慧养殖等产业,探索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广度和深度。该行以莲花村、消泾村为试点,根据客户村务治理、环境监控等日常管理需求,重点建设了以数字云村为基础的整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提升乡村管理效率。同时,该行积极参与阳澄湖镇的乡村振兴项目,累计授信1.2亿元,支持包括大闸蟹交易市场改造等项目,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运营质效。此外,还通过裕农优品惠农助销,推广村民金字招牌农副产品,下沉“劳动者港湾”至村委党群服务站,丰富便民惠民服务。
阳澄湖畔,大闸蟹产业的绿色智慧养殖之路正徐徐铺展。从养殖基地的改造升级到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支持,从乡村数字化治理到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行的金融服务如同涓涓细流,润泽着阳澄湖的每一个角落。
下一步,建行苏州阳澄湖支行将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阳澄湖大闸蟹行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以金融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让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名传得更远更长,让乡村的未来更加美好。
建设银行苏州分行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