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信 活水润企 江苏资金流信用平台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自2024年10月上线迄今已有一年。期间,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紧扣“扩覆盖、提效率、强赋能”目标,持续推动平台数据与银行信贷流程深度融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让数据信用转化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活水。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江苏省内22家接入银行累计通过平台发起查询11.8万笔,为1.1万户企业授信780.9亿元,发放贷款774.8亿元,数据赋能融资实效持续显现。
增信“征信白户” 破解首贷难题
数据资产就像是企业的数字账本,经过平台高效的整合、分析、应用,沉睡的数据便能化作信用金矿,为企业照亮未来的路。
在贷款行业里,那些从未与金融机构发生过信贷关系,在征信系统中没有任何信贷记录的人群或企业被称为“征信白户”。由于缺乏传统信贷记录,银行难以通过历史数据评估其还款能力,导致贷款审批通过率显著低于有信用记录的企业,部分银行甚至会对此类企业提高利率以补偿风险,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和难度,桎梏着企业的发展。而平台通过将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资金往来明细等经营痕迹转化为数字资产,帮助银行穿透识别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打通首贷服务“最后一公里”。
泰州农村商业银行依托平台数据,结合企业税务信息,创新推出“流税贷”产品,单户最高授信额度达300万元,精准服务有订单、有流水、无征信、缺担保的中小微企业。
某摩托车零配件制造企业因下游客户结算周期延长,流动资金捉襟见肘,泰州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平台调取企业12个月资金流数据,确认企业订单回款连续、经营稳健后,仅用3个工作日便完成150万元经营性贷款的审批发放。这笔贷款不仅保障了企业订单交付,更帮助其建立了首笔信贷记录,奠定了后续融资信用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江苏省依托平台已促成首贷业务金额32.4亿元,帮助一批企业迈出融资第一步。
填补担保缺口 提供创新方案
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因其轻资产、缺抵押的特性,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体系难以准确衡量其发展潜力。记者获悉,平台通过整合企业水费、电费等多维经营数据,为银行构建起直观的企业经营稳定性画像,以数据信用填补传统信贷担保缺口,让数据成为企业融资的无形抵押物,为轻资产类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华夏银行南京分行积极运用平台数据信息,持续创新产品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缺强担保”的发展瓶颈。
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型服务企业,近年来,因扩大生产规模、采购设备等,所以面临阶段性流动资金压力,且缺乏有效强担保手段。华夏银行南京分行获悉后,通过调取平台数据综合评估企业的经营实力与成长潜力,并辅以征信报告、人民银行资金流信用信息等关键性佐证材料,快速为企业发放了100万元纯信用“小企业信用贷”,不仅为企业成功填补资金缺口,更以资金流数据打破了传统信贷评估局限。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江苏省依托平台共促成信用贷款80亿元,让更多缺抵押、少担保的企业凭借资金流信息获得了融资支持。
驱动流程优化 提升融资效率
以往企业为了争取贷款,需要线下收集多家银行流水,配合银行核实信息,流程繁琐且耗时较长。平台通过跨行资金流信息高效共享,以数据应用推动银行重构信贷审批流程,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大幅缩短融资周期。
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在“新一代经营快贷”产品中全面引入平台资金流信息后,企业仅需通过手机端一键授权,银行即可实时获取企业在不同银行的账户流水数据,省去企业手工整理多家银行流水、多次线下核验等环节,该产品贷款审批放款时间平均由一周缩短至3天以内。
“以前要跑3家银行打流水、整理厚厚的材料,现在手机上点一下授权,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正好赶上旺季订单生产!”某小微企业负责人的话语印证着流程优化带来的便利。
记者获悉,下一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将持续深化资金流平台应用,引导商业银行将资金流数据深度嵌入贷前授信评估、贷中风险监测、贷后管理全信贷流程,通过创新丰富“资金流+”信贷产品,进一步释放资金流数据价值,以数据赋能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效率,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数据增信、以信换贷的便捷服务,不断提升首贷户覆盖率与信用贷款支持水平,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记者 赵琦薇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