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践行健康中国战略 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恰逢建司76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始终秉持“守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以服务“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助力乡村振兴等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引领,积极融入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大局,走出了一条具有国寿特色、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发展道路。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引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造了广阔空间。“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寿以政策性健康险为抓手,积极履行金融央企责任,在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城市定型商业医疗保险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的成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作为基本医保的拓展和延伸,以医保基金、财政补贴为主要筹资来源,针对群众罹患大病医保报销之后的补充保障,是国家切实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国家首批大病保险承办机构之一,中国人寿自2012年起积极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构建了覆盖承保、理赔、医疗核查、风险控制等全流程的专业运营体系,组建了具备医学、财务、信息等综合背景的专业服务团队,有力支撑大病保险的高效运营,成为服务各地大病保险的领军力量。截至“十四五”期末,公司在办大病保险项目覆盖全国广大地区,累计服务人次持续增长。通过“一站式”即时结算等服务模式,大幅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获得感。

长期护理保险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中国人寿是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首批响应者和实践者。自2016年制度试点启动以来,持续深化政企合作,搭建规范化制度体系、健全标准化工作流程、开发智能化全业务场景信息系统,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培育专业人才队伍,为制度试点提供实践支持。该公司打造了成都、广州、天津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服务模式。这些项目在服务流程标准化、评估体系科学化、护理服务多元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

图:专业人员照护失能老人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下称“惠民保”)作为基本医保的有效补充,近年来快速发展。中国人寿积极响应地方政府“一城一策”保障需求,参与承办100余个“惠民保”项目,覆盖人群广泛。

中国人寿主承保的珠海“大爱无疆”、杭州“西湖益联保”等项目,以低保费、高保障、广覆盖为特点,有效弥补老年人、带病人群等群体的保障缺口,探索纳入创新药械保障,促进医药产业发展。这些项目在保障范围、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成为连接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重要桥梁。该项业务在覆盖人群、保障范围、健管服务上成效显著,在政府指导下通过专业化的设计、精细化的管理和高品质的服务,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惠民保业务有效弥补了低收入、老年人、带病人群等群体的保障缺口,并通过纳入创新药械保障,促进医药产业发展。这些项目在保障范围、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成为连接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重要桥梁。

此外,中国人寿坚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动深化政企合作,延伸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推动完善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对接乡村振兴及困难群众保障需求,开发“国寿乡村振兴美好生活”专属团体医疗保险,为困难群众等群体构建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三重防护网。广西天等县创新实施“防贫四保”,形成以保健康、保就业、保产业、保底线为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该项目创新性地将健康保障与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相结合,建立了全方位的防返贫机制,不仅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保障,还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探索。

展望“十五五”,中国人寿将继续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紧抓政策机遇,推动政策性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中国人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政策性健康保险发展新机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在服务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中,展现了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担当。面向未来,该公司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政企协同,切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推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守护人民健康贡献更多国寿智慧与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保险服务民生保障的新篇章。(周洁)

编辑:gloria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