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澎湃起航 券商建议关注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提速。多家券商2月28日最新观点认为,将数字经济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同时保障资金投入,很大程度保障了《规划》落地,建议关注与布局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总体目标明确:2035年,进入世界前列
《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规划》首创“2522”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具体来看,一是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及数据要素”两大模块,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二是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三是要强化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保障《规划》落地
《规划》强调,开展数字中国发展监测评估,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此外,保障资金投入,创新资金扶持方式,鼓励引导资本规范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构建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投融资体系。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资源整合和力量协同,形成工作合力,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我们认为,将数字经济建设与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挂钩,同时保障资金投入,很大程度保障了《规划》落地。”开源证券研究员陈宝健在研报中表示。也有机构称,发展的保障是重中之重,强化保障措施为发展增添了重要确定性。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的亮点在于将理想主义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提出分阶段达成目标,从基层实际出发构建整体框架,在推动政策落地方面进行了细致布局,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对于通信、算力、信创、数字政务等相关企业来说,《规划》带来了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数字基建将成为我国基建的重头戏,对中国数字经济整体而言,《规划》是方向性、纲领性文件,助力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壮大。
机构建议关注数据要素等板块
按照“2522”整体框架的布局,在投资方向上,开源证券行业研究员陈宝健建议,重点关注基于数字经济核心驱动下的相关领域,例如云计算、信创、网络安全、基础算力、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数字政务、企业服务、医疗IT等行业的机会。
民生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吕伟给出投资建议,首先算力基础设施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最底层基础,建议重点关注中国电信、浪潮信息、中科曙光、中国长城、寒武纪、景嘉微。其次是信创安全,文件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同时构筑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建议关注中国软件、中国长城、太极股份。
此外,吕伟还建议关注网络可视化,数据要素领域预期差较大的方向,建议重点关注浩瀚深度、中新赛克、美亚柏科、太极股份、恒为科技、迪普科技等。与此同时,最先商业落地的医保数据要素同样值得重点关注,如久远银海、创业慧康、卫宁健康、东软集团、嘉和美康。
记者 徐海峰 实习生 王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