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耐环保IPO前夕大客户销售数据“变脸”

“典型的家族控制企业”杭州三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耐环保”)正在谋求北交所上市。此次IPO,其拟募集资金3.29亿元,用于成套环保电解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此前,本报指出北交所正式受理三耐环保的首发申请前夕,公司于2023年9月至11月集中变更了三家关联企业多年年报披露的联系方式,且三家关联企业变更前的联系电邮与三耐环保披露的公司联系电邮高度一致。《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还发现,2023年12月,公司多份年报还上演了一场“变脸大戏”。2020年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名单和销售额在更正前后变动显著,部分客户的销售额差异达到千万元级别,更令人疑惑的是,一家与公司曾有诉讼纠纷且拖欠公司超千万元货款的客户,在公司2022年年报的前五大名单中“赫然在列”,而更正后又悄然消失。

多年年报数据突然“大变脸”

2023年12月29日,三耐环保的北交所IPO申请获得受理,而就在此前9天,公司集中更正了2020—2022年的年报数据。在更正前后,公司至关重要的前五大客户的名单和销售额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有些客户数据变脸的程度令人“瞠目”。

比如在2020年,原年报披露,三耐环保的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盛屯钴源贸易有限公司、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分公司和广州北方机电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向上述前五大客户分别销售4315.67万元、2267.70万元、1368.62万元、794.69万元和448.24万元,年度销售占比分别为42.85%、22.52%、13.59%、7.89%和4.45%。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9194.92万元,年度销售占比合计91.30%。

更正后,公司2020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分公司、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公司对其年度销售额分别为4207.40万元、1371.30万元、794.69万元、626.31万元和448.24万元,对其年度销售占比分别为49.96%、16.28%、9.44%、7.44%和5.31%。公司合计对前五大客户销售7447.94万元,年度销售占比合计88.43%。

对比可见,原本单独列示的厦门盛屯钴源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北方机电发展有限公司等客户“消失”在更正后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取而代之的是其母公司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以合并口径上榜)。对第一大客户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销售额也从原披露的4315.67万元调整为4207.40万元。

而原2020年年报披露的对公司第二大客户厦门盛屯钴源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额为2267.70万元,在更正后,其母公司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额骤然“缩水”至626.31万元,销售额大幅下降1641.39万元。对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年度销售占比由91.30%变更为88.43%。

2021年原年报令人费解的排序逻辑

三耐环保年报更正前的2021年前五大客户的披露逻辑还存在令人费解之处。原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北京兴源诚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盛金源矿业有限公司、赣州摩通贸易有限公司、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飞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际分别对其销售3648.20万元、1959.37万元、1670.18万元、1928.96万元和744.04万元,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额为9950.75万元。

诡异的情形出现了,三耐环保对第四大客户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1928.96万元)的销售金额,竟比第三大客户赣州摩通贸易有限公司(1670.18万元)高出258.78万元,明显违背财务披露逻辑。

更正后的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大客户变更为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和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对其实现销售额分别为3692.66万元、2044.02万元、978.77万元、955.01万元和724.40万元。

而招股书披露三耐环保2021年前五大客户为:

1.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含北京兴源诚经贸发展有限公司、绿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2.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含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奥信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北方机电发展有限公司)

3.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含四川佰润矿业有限公司(曾用名:四川省盛金源矿业有限公司)、四川四环锌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四环锌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盛屯钴源贸易有限公司)

4.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含江西飞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5.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含紫金矿业物流有限公司、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紫金国际矿业有限公司北京物资分公司)

从上述情况来看,原2021年年报中披露的赣州摩通贸易有限公司更正后被彻底从2021年前五大客户中移除,其余的主要客户都以母公司名义重新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另外,前五大客户名单中还“空降”了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对其实现销售724.40万元,原2021年年报中也无任何“紫金系”子公司进入前五大客户名单。

另外,原2021年年报披露对四川省盛金源矿业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为1959.37万元,更正后,对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四川省盛金源矿业有限公司在内的三家子公司的合并销售额仅为978.77万元,合计差额近1000万元,数据改动之大让人感觉“魔幻”。

天津茂联从2022年大客户名单消失之谜

2022年,同样出现了巨大的数据变动及前五大客户名单变化。原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北京兴源诚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永帛资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盛屯金属有限公司、天津市茂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茂联”)和江西和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对上述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3158.28万元、1984.60万元、1496.30万元、1000.11万元和873.32万元。

更正过的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和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安胜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对上述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3158.28万元、1988.48万元、1590.11万元、873.32万元和847.69万元。

对比可见,原2022年年报第四大客户为天津茂联,公司对其销售额为1000.11万元,而更正后,天津茂联彻底从公司2022年前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由于公司对第五大客户香港安胜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的销售额为847.69万元,这意味着更正后的2022年,公司对天津茂联的销售额至少调减了152.42万元。

天津茂联从公司2022年前五大客户名单消失的背后,可以看到公司与天津茂联存在合同纠纷。

2021年7月28日,天津茂联因合同纠纷向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三耐环保,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3月30日作出一审判决。天津茂联于2022年4月12日向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案涉诉金额约为4738.8万元,占三耐环保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6.13%。上述诉讼进展发生时,三耐环保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023年12月,三耐环保及公司董事长林建平、董事会秘书姜玉玲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一边是公司与天津茂联在2021年即发生合同纠纷,矛盾公开化且已诉诸法律;另一边却在诉讼次年(2022年),公司原年报仍显示天津茂联为第四大客户,公司对其还有超千万元销售。这种情形不禁让人对公司年报数据披露的审慎性与公司风险控制原则的理解与执行情况产生疑惑。

这背后还有诸多疑问待解,三耐环保在北交所IPO受理前几天,集中修改2020-2022年的年报,导致公司部分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以及客户排序发生如此之大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原2021年年报中的前五大客户赣州摩通贸易有限公司在更正后从前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若2022年公司确实与天津茂联发生大额交易,为何在诉讼未决、欠款未清的情况下,仍继续冒险交易?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是否形同虚设?若未发生大额交易,那么原2022年年报继续将其列为第四大客户的依据何在?

就上述千万元级别销售额的“蒸发”、涉诉客户“诡异”进出前五大客户名单等情况,《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曾致电三耐环保并向公司发去采访函,电话未能接通。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记者 王君

更正前2020年主要客户情况截图

更正后2020年主要客户情况截图

更正前2021年主要客户情况截图

更正后2021年主要客户情况截图

更正前2022年主要客户情况截图

更正后2022年主要客户情况截图

公司2021年主要客户招股书截图


编辑:newshoo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