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美健康募资扩产必要性惹关注 报告期内数名高管辞职
创立之初以蛋白棒产品切入市场,目前专业从事营养功能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美健康”)今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目前,其披露IPO招股书拟在北交所上市。
此次IPO,衡美健康拟募集资金5.01亿元,计划分别投向年产5780吨营养食品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数智化建设项目。
《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注意到,衡美健康今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公司扩产项目中的部分产品目前产能利用并不饱和,募投必要性值得注意。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数名高管离职情况引人瞩目。
期后营收、净利润明显下滑
近年来,作为普通食品的“健康升级”,营养功能食品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健康膳食理念普及等多因素推动下,市场整体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
正谋求在北交所上市的衡美健康,定位于营养功能食品研发生产的服务商,其核心产品主要覆盖体重管理、运动营养及美丽营养三大领域。
过去三年,伴随行业持续增长,公司业绩增长堪称耀眼——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衡美健康营业收入从5.87亿元攀升至10.72亿元,净利润从3983.79万元增至1.03亿元,其中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高达66.72%,净利润飙升144.58%;2024年增速虽有所放缓,但营收与净利润仍分别增长9.50%和5.79%。
然而,公司于报告期后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业绩转为下滑:今年一季度,衡美健康营业收入为2.1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41亿元,下降10.14%;归母净利润由2628.22万元下跌至2020.61万元,降幅为23.12%。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营养功能食品市场未来空间依然广阔,但其竞争格局正加速重构。
衡美健康主要客户西子健康于2025年3月末完成自建运动营养产线,且菲比体育、西子健康等主要客户又同时向竞争对手康比特采购。还有,2024年下半年以来,进口优质蛋白类原料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公司原材料成本承压。
衡美健康在客户维系、市场竞争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正面临三重考验。
此次IPO,扩产仍然是衡美健康的重头戏。根据招股书,衡美健康拟募集的5.01亿元中,近半资金拟投入年产5780吨营养食品项目。
根据项目规划,上述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在现有土地上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将杭州基地现有的棒类产品生产线、湖州安吉基地现有的烘焙产品生产线搬迁至新厂区,并通过购置设备完成棒类生产线的技改。同时,公司计划新建营养豆生产线,营养豆系公司新增的产品形态。营养豆与棒类、烘焙产品在原材料及生产工序上协同性强,可实现整合资源、降本增效。项目达产后,公司的棒类、烘焙产品、营养豆三类营养功能食品的年产能将达5780吨。
招股书显示,经过2023年高速增长的衡美健康,2024年增速已有所放缓,某些品类的产能利用率在持续扩张下出现明显下滑。如,棒类产品的产能由2022年5742万支扩张至2023年的7705.50万支后,再扩张至2024年8514万支。该类产品2023年产能利用率高达97.03%,但2024年新增产能后,产能利用率下降至69.9%,产能闲置情况开始显现。
又如,烘焙产品产能利用率在报告期内一直严重不足。2022年至2024年,该产品的产能维持在2970万支,但产能利用率仅为11.97%至15.40%的超低位水平,其中2024年该产品产能利用率为近三年最低。
上述情况不免令人关注,在期后营收、净利润下滑,报告期内烘焙产品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位徘徊,棒类产能利用率不足开始显现的情况下,衡美健康仍计划通过搬迁、技改和新建营养豆产线,将棒类、烘焙产品、营养豆三类营养功能食品的总产能扩张至5780吨,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产能扩张的必要性是否充分,会否造成新的产能闲置?
报告期内数名高管辞职
在衡美健康IPO申请的报告期内,数名高管提交辞职报告,2024年6月,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杨鹏离职的同时还解除了与实控人冯魏的一致行动人关系。董事JIANG WEIMING与分管行政的副总经理陈娴的离任时间点也比较敏感,恰逢公司上市辅导备案完成与新三板挂牌之后。
从时间轴来看:2025年1月2日,华泰联合证券与衡美健康签署IPO辅导协议。1月13日,浙江证监局正式受理公司辅导备案。3月4日,衡美健康成功挂牌新三板。3月18日,董事JIANG WEIMING因个人原因辞职。3月31日,副总经理陈娴提交辞呈。
陈娴的离职还伴随其退出股权激励。2023年6月,衡美健康进行第三轮股权激励,公司通过上海舟展共激励14名员工,当时陈娴等3人作为一级部门负责人,以9元/出资额获得相关份额,其余激励对象则是以15.92元/出资额被授予相关激励股权。陈娴辞职后,其也从员工持股平台上海舟展退出。
根据衡美健康2024年12月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披露,陈娴在员工持股平台上海舟展有3.87万元出资额(对应公司5万股),对应持股比例为1.36%,出资金额为4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外部投资者增资入股时,公司入股价格就曾达到68.56元/出资额。
董事JIANG WEIMING的离职同样值得关注,其离职时间距公司递交IPO招股书也仅“一步之遥”,其离职一个月后,股东易琳经临时股东大会补选接任。
对于曾被委以“完善治理”的董事JIANG WEIMING的退出,公司以“个人原因”一笔带过。
JIANG WEIMING曾在北京金康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该企业与其子公司浙江金康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都与衡美健康在报告期内存在关联交易。根据披露:2023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1月至3月,公司向上述两家企业的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23.23万元、52.69万元和14.53万元。
至于JIANG WEIMING在衡美健康的任职,需回溯至2022年6月——彼时,衡美健康完成一轮重要引资,引入外资机构GL YARD及境内机构衡德美康作为新股东。
公司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明确记载,JIANG WEIMING新任董事的原因为2022年6月引入投资者时委任。
通过企查查查询显示的工商登记信息,以及衡美健康对交易所相关问询函的回复均显示,2022年6月公司引入的新股东仅有GL YARD与衡德美康。
而GL YARD与衡德美康实际上系一致行动人,其中GLYARD实际控制人为LI ZHENFU,衡德美康的实际控制人为侯明,LI ZHENFU与侯明为夫妻关系。其中GL YARD直接持有发行人6.12%股份,衡德美康直接持有发行人2.04%股份,GL YARD和衡德美康合计持有发行人8.17%股份,
而招股书显示:JIANG WEIMING拥有诺维信中国区总裁、帝斯曼全球联合首席执行官特别顾问等耀眼履职经历。但公司披露的信息并未揭示JIANG WEIMING与GL YARD、衡德美康存在任何交集或关联关系。
在公司IPO前夕,数位高管于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间相继离职,具体原因是什么?陈娴获得比普通员工入股价更低的股权激励,为何却在公司IPO“临门一脚”时退出?其退出时股份定价情况又是如何确定的?
就上述情形及疑问,《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曾致函并致电衡美健康,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公司回复。对于公司其他值得注意的情形,本报将继续关注。
记者 王君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