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润达生信披准确性待考:核心技术人员创办同行业企业 成立当年即成供应商

除了对研发团队关键人物贡献、身份的信披与公开报道不一致,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润达生”)对原核心技术人员HONGMING HU(胡红明)离职及从业情况的信披准确性也值得关注。

《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注意到,HONGMING HU(胡红明)在恒润达生任职期间创办了同行业企业,且该企业成立当年即成为恒润达生供应商,这在公司招股书中却未被明确、充分披露。该供应商是否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披露为公司关联供应商值得关注。

对于胡红明离开公司后进入镔铁生物的时间,公司对第一轮问询函回复的内容不仅与公开报道数据相差近1年,更出现与二轮问询函回复内容“自相矛盾”的情形。公司的内部控制和信披准确性引人关注。

核心技术人员去向引关注

创办、入职企业时间相差近一年

恒润达生是一家专注于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自2022年申报科创板IPO以来,上市进程已历时近三年,近期处于中止状态。

本报此前以《恒润达生信披“迷雾”:“消失”的研发总监与首席科学家?》为题,报道了恒润达生招股书对研发团队关键人物贡献、身份的信披与公开报道存在不一致的情形,其中指出招股书未提及公司“首席科学家”曾为王品。

恒润达生招股书披露的首席科学家为报告期内离职核心技术人员HONGMING HU(胡红明)。据招股书,HONGMING HU(胡红明)自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其“主要参与公司偏早期项目的研发工作,后因个人原因离职,其离职前与公司完成工作交接,并与公司签订协议约定了竞业限制等事项,不影响公司产品研发的正常进行,其与公司之间不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

对首轮问询的回复中,恒润达生表示HONGMING HU(胡红明)“因个人职业规划变化于2022年5月自发行人离职,后于2022年10月入职镔铁生物”。

然而,这一时间线与公开报道不同。

《永康日报》的报道显示HONGMING HU(胡红明)在2021年1月就已创办镔铁生物,通过企查查查询到的工商信息也显示,镔铁生物成立于2021年1月。

《永康日报》2023年12月26日题为《免疫学博士挽救生命于无常 情结和乡愁促使他下定决心回国创业》的报道中显示,HONGMING HU(胡红明)2021年1月在上海创办了镔铁生物:“2021年1月,胡红明离开工作生活30年的美国,只身回到祖国,在上海创办了镔铁生物公司,主攻癌症之王——晚期胰腺癌的细胞治疗,把自己30年来的学习研究成果奉献给祖国的健康事业。”这与公司对问询回复中的“2022年10月入职镔铁生物”表述不一致。

若媒体报道属实,意味着HONGMING HU(胡红明)在担任恒润达生首席科学家期间,便已创办了同行业企业。

不仅如此,镔铁生物官网发布文章中“关于镔铁生物”的内容也明确提到:“公司创始人胡红明博士在肿瘤免疫领域深耕多年”。这证实了HONGMING HU(胡红明)确实是镔铁生物的创始人。

身为核心技术人员、首席科学家的HONGMING HU(胡红明),如果是在恒润达生任职期间创办同行业企业,恒润达生为何在问询回复中称其是离职后才“入职”镔铁生物?这究竟是信披失误,还是另有隐情?这种情况是否构成同业竞争,或涉及核心技术的不当使用或泄露?

公开报道中“2021年1月,HONGMING HU(胡红明)离开工作生活30年的美国,只身回到祖国,在上海创办了镔铁生物公司”与招股书披露的其“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是否存在任职冲突?HONGMING HU(胡红明)在公司任职、离职时间究竟是何时?公司信披准确性、真实性如何?

成立当年即成为供应商

未披露为关联方

更引人关注的是,这位曾经的核心技术人员创办的同行业企业,迅速成为了恒润达生的供应商。

交易所对恒润达生的问询函曾要求公司说明HONGMING HU(胡红明)在公司主要研发管线和核心技术研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离职原因、去向以及对公司技术产品研发的影响。

从问询回复内容可以看出,镔铁生物成立当年即成为恒润达生药物研发阶段的主要供应商。

公司对首轮问询的回复显示,恒润达生报告期内采购的研发服务费总额为1.74亿元,涉及药物发现阶段、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试验阶段、病毒载体生产、CAR-T细胞生产环节等。

其中,药物发现阶段研发服务采购金额为666.23万元,合作研发服务采购金额为396.04万元,占比接近60%,镔铁生物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供应商。

恒润达生在对二轮问询的回复中解释,镔铁生物由发行人前员工于2021年1月创业设立,对其背景情况较为熟悉,决定与其开展合作研发:“除镔铁生物外,上述其他供应商的选取均为结合发行人研发进展需求,通过比价方式确定。镔铁生物由发行人前员工于2021年1月创业设立,专注TCR-T细胞治疗方向研究。发行人在TCR-T方面的技术积累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精力集中于CAR-T临床阶段管线的推进;考虑镔铁生物由发行人前员工参与设立,发行人对其背景情况较为熟悉,决定与镔铁生物针对KRAS突变的TCR-T细胞治疗药品开展合作研发,并于2022年6月在接收镔铁生物交付的前期阶段性委托研发成果后结束了双方的研发合作,发行人后续自主开展TCR-T研发工作。”

但公司并未明确“前员工”具体姓名,结合首轮问询回复称HONGMING HU(胡红明)“于2022年10月入职镔铁生物”,及镔铁生物官网、企查查信息,可以推断“前员工”为HONGMING HU(胡红明)。

需要指出的是,恒润达生未将镔铁生物披露为关联方,也未将相关交易认定为关联交易。

此外,公司在上述回复中,明确披露镔铁生物是2021年1月设立,与前述公开报道及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的该企业成立时间一致。

核心技术人员在职期间创办同行业企业并成为公司供应商,相关事实不仅涉及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使其与所在企业及其实控人之间的关系令人瞩目,也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问题。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发行人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保证公司运行效率、财务报告可靠和法律法规遵守。

那么,镔铁生物成立当年,为何即成为恒润达生药物研发阶段的主要供应商?为何未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其披露为关联方?是否存在遗漏甚至隐瞒?

就上述相关疑问,《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此前通过电邮向公司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记者 何玉晓

镔铁生物官网新闻部分截图


编辑:newshoo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