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减值计提后或将“轻装上阵” 动力新科本周斩获“五连板”
在业绩预亏达27亿元至23亿元后,动力新科(600841)表示将在2024年尽快扭转局面。公司股价自3月18日起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近61%。2月8日至今,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117.81%。
子公司大额减值计提拖垮业绩
2021年,上柴股份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通过收购从事商用重型汽车生产制造和销售的上汽红岩,形成了“柴油发动机+重型卡车”双主业,并于2022年3月30日更名为“动力新科”。
上述重组随即为公司带来了收益的增长。2021年度,动力新科实现营收244.02亿元,同比增长11.09%;实现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增长87.48%。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一季度开始,市场需求的下滑导致公司重卡整车及柴油发动机销量减少,公司的业绩也随之出现持续下滑。2022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由盈转亏,净利润亏损2.3亿元。
而受传统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运力过剩等因素影响,2022年国内重卡市场呈现断崖式下滑,造成经销商库存去化较慢、回款期延长,子公司上汽红岩的长账龄应收账款也开始大幅增加。
2023年12月23日,动力新科披露公告称,上汽红岩拟与部分经销商进行债权重组,对部分债权进行折让,加快长账龄应收账款回笼。此次债务重组涉及的债权金额合计11.58亿元,合计折让不超过3.46亿元,预计折让后债权金额8.12亿元,相关经销商需于2023年12月31日前支付约定的折让后的车款本金。
1月27日,动力新科披露业绩预告称,在对应收款项、长期资产、存货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15.22亿元至17.22亿元后,公司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亏损27亿元至2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7.5亿元至23.5亿元。
业绩预亏的公告一经披露,公司股价于1月29日应声跌停。
上交所发函质疑其调节利润
巨额的亏损立即引起监管层的关注。1月26日当天,上交所向动力新科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说明主营业务产生亏损的具体原因;已采取及拟采取的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是否存在调节利润的情形。
公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上汽红岩对应收款项分别计提减值准备1.2亿元、7.61亿元、10.2亿元。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自收购上汽红岩以来多次计提大额应收款项减值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通过债权重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等。
3月14日,动力新科在对上交所工作函的回复中称,在房地产、基建不景气情形下,子公司上汽红岩传统优势的自卸车车型近两年来渠道库存消化缓慢,应收账款回笼不及预期,致使实际销量与盈亏平衡点的差距加大,出现严重亏损,2023年全年预计亏损26亿元至28亿元。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柴油机销量分别为20.81万台、16.64万台、17.88万台,重卡的销量分别为6.3万辆、1.31万辆、1万辆。
公司表示,2021年下半年,国内重卡市场逐步进入深度调整周期,重卡行业部分上市公司因应收款项回款困难,存在计提相应减值准备情况。上汽红岩也受行业销量变化及应收款回款困难影响,而多次计提了相关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由于2022年至2023年重卡销量大幅下降、毛利下跌等因素,上汽红岩出现大额亏损,资产的经济绩效低于预期,相关资产出现减值迹象,不存在调节利润的情形。
对于债权重组,动力新科表示,债权重组实施后,加快了上汽红岩长账龄应收账款的回笼,有利于上汽红岩的长远发展,不存在通过债权重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
以新能源产品为突破口
动力新科表示,柴油机业务方面,加快现有产品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聚焦新能源业务;重卡业务方面,将狠抓新能源、出口、天然气重卡等国内市场机会,以重点产品、重点区域为突破口,进一步开拓牵引车市场,抢抓自卸车回暖市场,加强渠道管理,深化服务保障,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消息面上,近期,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向动力新科就新能源方面的业务进行提问。
公司在回复中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实现了“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商业运营;产品覆盖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三大技术领域。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鄂尔多斯一期工程目前仍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6月完工。上汽红岩短期内能满足氢能重卡突发暴涨的需求。公司直喷式氢气发动机项目于2022年7月1日实现点火成功,目前正在推进氢气发动机关键技术开发工作,包括控制器策略开发、后处理样件开发及喷射方案优化等,产品将主要配套应用于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等。
2月8日起,动力新科股价在跌破3元/股之际突然开始大幅抬升,并于3月18日起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最终于22日收于6.97元/股,当日成交额2.72亿元,总市值96.73亿元,截至收盘,10.67万手买单牢牢封住涨停板。
公司股价迅速上涨,是否与互动平台披露的新能源业务相关信息有关?大额减值计提后公司2024年是否实现“轻装上阵”,力争扭亏?债权重组后8.12亿元的债权资金收回情况如何?带着上述疑问,《大众证券报》记者22日致电动力新科,但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记者 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