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发放贷款近60亿元 工商银行南京分行“征信促融”成效显著

南京工行“征信促融”系列报道之四
近日,在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举办的2022年南京市“征信赋能 贷动小微”金融创新产品及典型案例展评活动中,工商银行南京分行(下称“南京工行”)的经营快贷(“长三角征信贷”)产品和“一‘链’共享异地信息‘贷’动小微经济发展”案例分别荣获“长三角征信链惠企促融推广应用”主题优秀金融创新产品奖一等奖和十佳典型案例奖。同时,由于在活动中围绕“长三角征信链惠企促融推广应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宣传和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南京工行还成为了获颁优秀组织奖的两家金融机构之一。据悉,本次展评活动自2022年10月正式启动,全市共有33家金融机构参与。
用征信服务做金融“加法”
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南京工行在征信工作上的“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记者采访获悉,南京工行一直秉持征信服务金融、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宗旨,自人行开展征信合规管理评级以来,已连续四年被评为A等。此次展评活动自开展以来,南京工行第一时间即组建了由财务会计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小组,并在参加完人民银行的专题调研座谈会后,迅速研究制定了参评方案。不仅在全辖进行了以“长三角征信链惠企促融推广应用”为主题的评选活动,还围绕评选主题组织开展了专题培训。此外,通过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也将展评活动与业务营销有效相结合,根据平台的运用情况,2022年累计为19家分支行实施考核加分41次。
中国人民银行在印发的《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提升会贷的水平。”从这一意义上看,“长三角征信链平台”不仅是人民银行倾力打造的服务小微的金融技术创新平台,也是通过优化征信基础设施助推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尝试。
作为全市首批接入该平台的金融机构之一,南京工行依托“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创新推出了数字化普惠产品——经营快贷(长三角征信贷),通过将工行经营快贷白名单和平台数据相结合,构建客户准入和授信测算模型,充分评估客户数据和信用价值,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线上化、可循环、低成本的数字普惠服务,较好地解决了企业信息不对称、异地尽调难、无有效担保等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南京工行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查询量超800笔,累计发放贷款近60亿元。2022年全年,通过运用 “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数据共计为108户小微企业发放普惠贷款8.2亿元;其中为近30户小微企业首贷户发放贷款0.82亿元,为74户小微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5亿元。
在征信数据和征信平台的综合运用下,南京工行征信服务实体经济,做好金融“加法”的成效日渐凸显。
以守正创新助小微“破局”
积极推广应用 “长三角征信链平台”,进一步发挥征信平台对中小微企业助企纾困的赋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这是此次展评活动的主旨,也是南京工行一直努力的方向。
记者了解到,经由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长三角征信链等平台的运用推广和征信数据助力,不少中小微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减费让利,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截至2022年末,南京工行普惠口径贷款平均利率仅为3.82%,近三年累计下降174个BP,为小微企业减费让利近3亿元。2021年7月南京突发疫情期间,南京工行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和工银e信平台等紧急为南京某实业有限公司8家上游供应商发放供应链融资超2300万元,有效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
“一是依托人行中征平台创新应收账款场景融资服务,二是加快与市征信公司联合开发‘积分征信贷’线上普惠融资产品。”在谈及进一步的推广思路时,南京工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征平台已与‘工银聚’实现了系统直连,后续通过中征平台推送的应收账款融资信息,再经由长三角征信链平台信息增信,设置小微客户准入和授信模型,将有效加大对应收账款客户的融资支持。此外,通过借助南京市征信公司对于小微企业的评分模型,与工行线上普惠产品准入模型相结合,也将进一步提升小微客户服务覆盖面,支持小微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客户覆盖面广、网点数量多,这是南京工行的突出优势,也为其更好的“用征信、助融资、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环境。上述负责人表示,南京工行会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提升企业对长三角征信链及创新产品的认知度,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服务和征信促融作用。同时,将加快产品迭代,不断提升对小微首贷户、信用贷款户的融资支持,力争把 “经营快贷”(“长三角征信贷”)打造成服务小微科创企业的标杆产品,更好地服务小微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信用体系作出贡献。
记者 赵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