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南京分行:奋力谱写“五篇大文章”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金融业发挥“助推器”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强动力,是浙商银行南京分行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浙商银行南京分行建立了一支有情怀、有使命感的科技金融队伍,紧紧围绕国家、江苏省战略部署,聚焦“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拟上市”“独角兽”等优质科技型企业靶向发力,有效促进各类产品服务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致力于成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全要素整合者、全链条创新者和全周期服务者,以“全周期、全方位、全链条”综合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商银行南京分行已服务科技企业达221户,融资余额超59亿元。
优化审批
为新质生产力绘制蓝图
从“看资产、看抵押”转向“看未来”,浙商银行南京分行主动担当,积极推行总行在业内首创以高层次人才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品牌——人才银行。该产品采用信用担保的方式,按人才级别不同,分别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人才参与实际经营的小微企业审批1500万元、1000万元、800万元、500万元、300万元不等的信用贷款,抵押类贷款额度可放宽至2000万元;中型规模以上企业最高可授3000万元授信额度。在8年间帮助众多科技型企业迈上发展的快车道,其中有三分之一被评定为各级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还有很多企业实现了上市。
浙商银行南京分行辖内无锡分行得知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想要扩大生产,通过了解发现该企业符合“人才银行”产品的标准,为客户量身打造“资产池+白银租赁”的解决方案,以敞口授信额度及持有银票或保证金入池生成质押额度,及时满足了该客户的需求。
目前,浙商银行南京分行正积极构建以人才银行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引入创新要素、探索服务新模式、激发发展动能,为新型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绘制宏伟蓝图,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
加大创新
发展路上不再等“贷”
“专精特新”企业往往掌握着科技创新的“独门绝技”,作为轻资产公司,可抵押物少、贷款难,创新成本高、投入大,是不少科创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自身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
“我们没有抵押,凭着专精特新资质,就拿到了浙商银行的信用贷款,有了这笔资金让我们有了更大的信心、更强的市场驱动,它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星星之火。”南京某受益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原来,在得知一些“专精特新”企业遇到卡脖子问题,需要在研发和运营中投入大量资金时,浙商银行南京分行不断探索创新,丰富信贷产品货架,打好产品组合拳,陆续推出“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人才支持贷”“银投贷”“认股选择权”等一系列差异化资源服务的投贷联动产品包,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出了“池化融资平台”“应收款链平台”等平台化业务和分销通、订单通等一系列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半径,覆盖“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全周期、全场景、全生态。
为了提高服务实效,浙商银行南京分行实施差异化授信,简化调查报告和评审流程,实施风险问责减免,给予经营政策支持。截至去年12月末,已经为28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资余额为3.13亿元。同时,该行利用多方风险共担模式的“科创共担贷”产品,进一步紧密与政府相关部门、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满足小微科创企业信用融资需求,让企业在发展路上不再等“贷”。
推出六专
破解企业的“成长烦恼”
很多初创期科创企业,面对技术升级和扩大生产需求时,常常苦于仅有技术却没有资金支持。浙商银行南京分行通过专营的组织体系、专享的产品服务、专业的人员队伍、专属的风险政策、专项的经营政策和专门的信息系统,把更多金融资源服务于科技创新,破解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阶段的“成长烦恼”。
浙商银行南京分行也积极运用供应链产品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南京某变压器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符合科创企业认定标准。浙商银行南京分行通过“供应链金融项目”跨分行协同营销,为其制定南网订单项下备货资金融资方案。去年二季度为其申报获批1亿元供应链专项授信,截至目前,融资余额为0.63亿元。浙商银行南京分行还敏锐发掘科创人才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用能场景,通过国内信用证为客户支付电费、水费、热汽等能源费用。目前,累计为辖内17家“专精特新”企业开立电费证5600余万元,其中还有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银行作为‘国之大者’,必须坚决践行好国家战略,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责任在肩’。”浙商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两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聚焦科创、人才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持续打磨10大场景、16大科技系列金融产品体系,持续建设“六专”差异化管理体系,努力成为陪伴更广大江苏科创企业成长的“最佳金融伙伴”,共同开创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美好未来。 王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