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科技类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居首 江苏省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提升显著

“3月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7%,增速在各行业中最高,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3.6个百分点。”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朱庆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苏金融大力服务科技创新成效相当显著。

《大众证券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一方面,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多措并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服务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各经营性金融机构通过优化体制、创新产品,不断健全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力量助推江苏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走在全国前列。

政策引导 机制完善推动“科技金融大文章”落在实处

“‘苏创积分贷’政银产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分类定级,帮助银行对创新型企业精准画像、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目前已发放2092亿元。”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赵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苏创积分贷”为人行联合省内多部门联合创设,借助统一的创新发展积分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识别和挖掘出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帮助银行机构有效解决对科技型企业看不准、不敢贷的问题。据悉,该产品在评价体系中植入了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成长经营能力和辅助加分项等6个方面共24个指标,评价时会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和企业所处的阶段对研发费用、技术合同、知识产权数量、获得的科技奖励、营业收入、在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情况等核心指标赋予不同权重,从而实现对科技企业的精准画像,最终呈现出 “优先支持”“推荐支持”“一般支持”“培育支持”四个类别的积分评价结果。“去年12月份,我们已经将首批4万家‘优先支持’‘推荐支持’类企业名单推送给银行机构,鼓励银行机构向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加授信额度,优化贷款手续,提供更优惠利率。”赵颖表示,对于省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苏创积分贷”政银产品发放的且符合要求的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票据贴现业务,会优先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支持,下一步还将会同相关部门优化完善科技创新积分评价指标和体系,在客户准入、审批时效、授信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以及担保方式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支持,切实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赵颖介绍,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还通过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创设的“苏创融”政银产品截至3月末累计支持超6.8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3247亿元。目前,南京共设立科创金融专营组织60余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18家,推出科创金融专属产品200余款,打造了“宁创融”“宁科投”“宁科贷”等全生命周期政策性科创金融服务品牌,2025年4月建立了南京市科技金融人才库。

赵颖表示下一步会继续结合江苏实际发展需要,从五个方面持续推动科技金融工作落在实处:一是用好用足央行政策资金,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增量扩面;二是提高投贷联动质效,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南京试点开展更多股权投资业务,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三是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支持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四是构建“概念验证+拨投结合+基金支持+信贷服务”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支持机制,支持培育孵化更多优质种子项目;五是推动金融机构联合股权投资机构建立科技金融服务联盟,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金融投融资服务。

产品创新 服务优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愈加得到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纷纷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生态构建等路径加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

“一季度末科技贷款超2600亿元,近三年实现翻番。”“全行科技企业授信客户数超2万家,服务科技企业数量全省第一。”江苏银行副行长丁宗红介绍,江苏银行不仅在业内率先推出了 “科技金融20条”“新质生产力10条”等创新举措,通过苏创融再贷款工具支持企业;而且在业内首创服务技术转移转化的 “成果转化贷”,创新与创投机构合作的投贷联动 “融合贷”,并推出全线上智慧化融资产品“科创e贷”和先行先试贷款利息前低后补的“共赢贷”;还通过内部深植“OneBank”理念,建立业务条线、母子公司协同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智库+金库”综合服务,集聚资源支持科创。丁宗红还表示,未来会以更大金融力量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一是以服务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为主线;二是努力探索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丰富“技术增信、人才增信、产业增信”业务模式,沿成长脉络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苏南自创区政策优势,加大与“股贷债保”各类机构对接,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服务生态,加速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截至一季度末,我行科技贷款余额近800亿元,科技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仇高擎介绍了该行围绕线上化、综合化、批量化持续开展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其中,线上化是指运用金融科技进行数据分析和智能计算,精准客户画像,推广线上融资产品,如针对小微型科技企业的“科创快贷”;综合化是依托交银集团综合经营优势,通过做大并购金融,做实股权直投,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金融服务,如今年3月落地的全国首批、南京市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批量化则是通过构建科技金融“朋友圈”批量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江苏省分行已与部分国家级高新园区完成高层互访,后续会实现互访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扩大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政策出台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作用,支持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工银投资累计实现市场化债转股落地规模超4000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超2000亿元。”工银投资副总经理陆胜东介绍,目前围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四个主要环节制定了近60项制度和办法,同时通过“六专”工作体系全力保障试点业务有序推进,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秉承不唯所有制、不唯行业、不唯大小、只唯优劣理念,“我们构建了多方协同的生态圈、朋友圈,与央企、各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产业投资机构、CVC投资基金、全国头部的股权投资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赵琦薇


编辑:lucas

相关阅读: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