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港股通医药(A类020397/C类020398) 关注港股创新药主线
亮点解析 >>>
2025年以来,从年初的人工智能到近期的创新药,多个板块轮番上涨,其中,创新药领域涨幅明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分别累计上涨43.83%、60.45%(数据来源:同花顺,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创新药板块的上涨带动了医药主题基金的表现。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港股通医药表现亮眼。银河证券显示,截至6月末,中银港股通医药A近一年表现位居同类第一(1/41)【同类排名指:混合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A类),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日期:2025.6.30】。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港股通医药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为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精选医药主题相关优质企业进行投资。截至一季报,中银港股通医药A前十大持仓占比高达70%以上(数据来源:中银港股通医药2025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截至2025.3.31,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72.35%)。
除了市场景气度的持续提升,政策端也利好频现。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两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对于创新药板块,中银基金基金经理郑宁认为,本轮行情来看,一方面是部分国产创新药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开始商业化放量;另一方面是全球创新药BD交易中,中国创新药份额继续攀升,这意味着国产创新药在全球的竞争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考虑到创新药的短中长期基本面强势和目前风险收益比仍高,本轮创新药行情或有持续性。
管理人优势 >>>
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自成立以来,中银基金持续强化投研能力建设,构建多层次权益产品体系,积极贯彻投资者利益优先的理念。在下一阶段,公司将持续建设“平台化、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持续加强投研人才梯队建设,努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业绩说明:中银港股通医药A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度-11.60%/-11.84%,2025年一季度32.25%/19.35%。中银港股通医药C成立于2023年12月29日,基金经理郑宁自2023年12月29日起管理,净值增长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度-12.33%/-11.84%,2025年一季度32.15%/19.35%。基金经理无在管同类产品,同类指“混合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港股通偏股型基金”,源自银河证券。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中银港股通医药属于R4风险等级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C4型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中银港股通医药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需承担汇率风险、境外市场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