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王郧:如何运用债券ETF实现低风险套利
当下,货币政策优化与债市改革催生新环境,叠加全球利率波动、地缘政治等因素,投资者对高效透明的债券工具需求迫切。债券ETF凭借交易灵活、分散风险、成本低廉的优势,配置价值日益凸显。
11月13日,平安基金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中国证券博物馆举办“上交所债券ETF平安基金专场活动”,公司债ETF基金经理王郧在活动上进行了《如何运用债券ETF实现低风险套利》主题分享,与业内专家共探债券ETF投资机遇与路径。
债券ETF市场规模扩容,平安“三剑客”引领配置新风向
近年来,ETF市场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而债券ETF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目前在全市场ETF中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但随着投资者对稳健投资需求的增加,其增长潜力巨大。
平安基金旗下债券ETF“三剑客”——公司债ETF、国开债券ETF、国债ETF(5至10年),凭借多元特性与相对稳健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债券投资选择。
平安债券ETF“三剑客”覆盖信用债、政金债、国债三大核心品类,久期横跨长中短周期,可适配债券牛市、熊市和震荡市等不同市场环境。
其中,公司债ETF聚焦高等级公司债,以中短久期、净值相对稳定、贴水少的特点,已逐渐成为交易所公司债交易主力品种;国开债券ETF定位“货币+”,作为全市场首批跨市场政金债ETF,凭借低费率、高流动性及灵活交易机制,致力打造成场内流动性管理核心工具;国债ETF(5至10年)则是中长久期国债重要的交易工具,通过跟踪“国债活跃券指数”,帮助投资者便捷实现场内加久期,且成立以来持续实现正收益。
多场景适配+低风险套利,债券ETF投资策略全解析
在不同市场环境与投资需求下,平安债券ETF“三剑客”各有优势,可满足多样化配置场景。
若看好利率下行、追求利率品种进攻性,国债ETF(5至10年)是优选;若对股票市场持谨慎态度、有短期场内流动性管理需求,国开债券ETF可发挥关键作用;若需长期配置债券、同时控制利率波动风险,公司债ETF则更为适配。
此外,通过不同比例的组合配置,还能进一步优化收益表现,例如搭配公司债ETF与国债ETF(5至10年),可兼顾利率收益与信用利差增厚效果;在利率震荡周期,合理组合三只产品,既能配置信用债追求更高收益,又能保障资金流动性。
除基础配置价值外,债券ETF还具备丰富的低风险套利空间,助力投资者提升收益。基础套利层面,波段套利操作便捷,且依托T+0交易与免佣金机制,成本优势显著,投资者可结合债市情绪与升贴水率,把握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机会;“申购+溢价卖出”套利,则利用一级市场申赎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机制差异,在二级市场出现溢价时,通过“申购-卖出”流程获取价差收益。
对于对收益与久期有更高需求的投资者,质押回购增厚策略可通过杠杆操作增厚收益,例如将债券ETF份额质押融资后再次买入产品,灵活调整组合久期与收益水平。节假日期间,还可通过“国债逆回购+债券ETF”的组合策略,同时获取逆回购收益与债券票息,实现资金高效利用。对于有一定操作经验的投资者,还可尝试进阶策略,如通过高贴水信用债ETF的申赎套利、结合债券ETF参与北交所打新,或把握指数成分券价格波动机会,进一步挖掘市场收益空间。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平安基金引领债券ETF发展新未来
依托中国平安综合金融优势,平安基金在ETF领域持续深耕,将创新与科技基因深度融入产品研发、投资与运营全流程。公司自主开发的“海神系统”ETF指数投资平台,通过实现投资、风控、绩效、研究一体化管理,以及24小时实时监控与专业归因模型,可有效降低跟踪误差,提升投资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
在产品创新领域,平安基金屡创行业先河,推出国内首只SmartBeta债券ETF、首批跨市场政金债ETF等标杆产品。目前,平安基金ETF产品线已全面覆盖宽基指数、债券指数、主题指数、策略指数、境外指数和货币基金六大品类,股票ETF与债券ETF均衡发展,能充分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旗下债券ETF规模与数量均位居行业前列。
未来,随着债券市场改革深化与投资者稳健需求提升,债券ETF市场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平安基金将继续深耕ETF领域,持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与投资业绩,完善产品线布局,依托科技赋能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效、透明的债券投资工具,助力基金市场高质量发展,为投资人创造更大价值。
风险提示:上述产品风险等级为R2。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和股东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做保证,相关分析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关意见和观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任何担保。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