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等因素冲击全球市场 A股向好趋势未改

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仍不改。而且考虑到中国经济、疫情等因素,叠加A股纵向仍处于中低位、横向仍有比较优势,因此短期出现外部扰动因素下的杀跌,无需过度悲观,局部机会和做多意愿仍在。

周一,沪深两市跳空低开大挫,尤其是创业板指受科技股拖累失守2100点,两市量能重新达到万亿元,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国际油价创3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海外疫情趋紧,影响了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外部扰动因素下的杀跌,无需过度悲观,短线虽然仍有震荡,但局部机会和做多意愿仍存。

科技股拖累创业板跌破2100点

9日,沪指直接在3000点以下开盘,军工、有色、钢铁等权重股走弱,拖累沪指重心逐渐下移。午后随着市场不断趋弱,沪指下行加速,最高跌逾3%,之后航运等板块尾盘拉升,沪指一度回升接近20日均线,无奈后劲不足,尾盘再度跌3%以上。深市主要股指走势更弱,科技股等集体重挫下创业板指失守2100点关口。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挫3.01%,报2943.29点;深证成指大跌4.09%,报11108.55点;创业板指大涨1.68%,报2263.97点。沪市成交4381.44亿元,深市成交6480.77亿元,合计再超万亿,较上周五增加约1287亿元。而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121.97亿元。

股指下挫中个股普跌且跌幅较大,两市仅523只个股飘红,而飘绿股中跌逾5%个股超过1000只,其中77只非ST股跌停,此外74只跌幅超过9%。不过,涨逾5%个股也有134只,其中86只非ST股涨停,局部机会仍存。板块多数下挫,航运、疫情防治等少数飘红板块,而科技股集体重挫。

从行业来看,机场航运、纺织制造、医疗器械服务收红;题材股上,超级真菌、口罩以及细胞免疫治疗、禽流感等概念股以及航运、特高压等上涨。涨停股主要集中在疫情防治板块,贡献了超过20只涨停股。特高压有保变电气等多股涨停,航运股中招商轮船、华夏航空涨停。

油价和疫情冲击全球市场

A股9日跳空低开后大幅收跌,市场普遍认为受到海外资本市场和海外疫情形势趋紧影响。最关键的是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近30年最大跌幅,被称为史诗级崩盘。9日早盘,ICE布伦特主力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下跌14.25美元至31.02美元/桶,跌幅逾31%,创下近三十年来最大日内跌幅,WTI原油跌幅也超过27%。高盛还称,将2020年第二季度布伦特油价预期调降至30美元/桶,并警告可能下跌至20美元。

据报道,油价重挫直接原因是实施近三年的OPEC+原油减产协议本月将到期,上周五全球重要石油输出国参加的OPEC+会议未能关于原油减产协议达成一致后,全球最重要原油生产国沙特紧急降低了售往欧洲、东亚等市场的原油价格,降低幅度创逾20年来最大,同时沙特还将增加原油产量,这意味着持续多年的原油减产协议面临破产。

油价暴跌叠加疫情在海外扩散加剧,全球股市出现黑色星期一。亚太市场方面,日经225指数下跌5.23%,澳交所股票指数更暴跌7.40%,我国香港恒生指数收跌4.23%。欧洲市场方面,主要国家市场9日开盘均狂泻,英国、法国股市跌逾7%,德国DAX指数也跌6%以上。隔夜已经下挫的美股同样面临危险,截至发稿时,美国股指期货9日全线暴跌近5%。而避险资产则受到重视,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幅回升,美国COMEX黄金期货涨超10美元。

注意外部不确定性因素

不过,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9日向大众证券报表示,虽然A股受到波及,但中长期向好趋势仍不改。而且考虑到中国经济、疫情等因素,叠加A股纵向仍处于中低位、横向仍有比较优势,因此短期出现外部扰动因素下的杀跌,无需过度悲观,局部机会和做多意愿仍在。

当然,李立峰提醒,近来A股从修复性反弹进入波动较大的整理,相对于油价的波动,海外疫情不容乐观可能带来全球利率、经济上的诸多变数,更可能持续扰动A股,因此需要注意外部的不确定性。技术上看,沪指9日MACD指标红柱缩短,KDJ指标死叉有效,而30、15分钟KDJ反弹有效金叉,有反弹需求,15分钟缩量小阳线,预计短线可能震荡中向上。

操作上李立峰建议,中线持仓者当前宜观望,短线上则可视具体情况而高抛低吸,保持合理仓位。短线机会上,注意超跌的科技股以及新老基建股。

记者 陈刚

编辑:newshoo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