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再遭血洗第三次熔断 A股探底回升显示超强韧性
17日市场波动剧烈,盘面个股波动幅度较快,市场深度探底后走 出了V字形反弹,午盘市场均翻红报收。午后大盘反弹力度减弱,以小幅横盘震荡为主。业内人士认为,A股高开、探底回升不仅显示出韧性,更是给全球市场信心的提振。A股价值洼地效应再次凸显,有望率先走出危机。
股指缩量探底回升
A股17日早盘再度上演V型大反转,两市股指全线高开,创业板指盘初甚至涨超2%,但很快中兴通讯跌停,科技股大跌,各股指大幅回落,沪指跌逾2.5%,深市股指转跌超3%。不过,在光刻胶、智能电网、氮化镓、量子通信等科技题材的带动下,两市股指逐渐震荡反弹,至中午收盘,三大指数全部收红,半日成交金额超过5500亿元。下午的交易相对寡淡,热点回落,股指很快翻绿,窄幅震荡至收盘,成交萎缩,资金谨慎心态可见一斑。
截至收盘,沪指报2779.64点,跌0.34%,全天振幅4%;深证成指报10202.75点,跌0.49%,全天振幅5.5%;创业板指报1917.7点,涨0.36%,全天振幅5.66%;三大指数均留下较长的上下影线。两市合计成交8180.86亿元,是2月14日以来的新低;北上资金继续大额净流出,全天净流出82.38亿元,为连续第5天净流出,至此,北上资金年内转为净流出,累计净流出额42.44亿元。
美股现第三次熔断
即便美联储周日展开了大规模的货币刺激计划以遏制新冠肺炎爆发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但投资者依旧大肆抛售股票,美股周一再遭打击,当日开盘就触发熔断,盘中小幅回涨后跌幅不断拉大,截至收盘,道指跌2997.10点,报20188.52点,跌幅为12.93%,创下自198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指跌970.28点,报6804.59点,跌幅为12.32%;标普500指数跌324.89点,报2386.13点,跌幅为11.98%。美股历史上共有四次熔断,其中三次都发生在最近六个交易日。
17日亚太市场收盘涨跌互现。恒指收盘报23263.73点,涨0.87%,盘中一度失守23000点;韩国综合指数下跌2.49%,报1672.22点,创2011年10月以来收盘新低;日经225指数收盘涨0.06%,报17011.53点;澳大利亚ASX200指数收盘涨5.83%,报5293.4点,创1997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新西兰NZX50指数跌0.49%。
A股凸显价值洼地效应
海通证券认为,在国内外普遍出台救市措施的刺激下,A股市场早盘虽小幅高开,但随后便开始加速下行形成大跌,可见目前随着外围市场的再次大幅杀跌以及恐慌情绪的不断攀升,A股市场还是无法避免被牵连的情况发生,而且根据当前国外疫情的发展严重程度来看尚未达到峰值,预计A股短期走势仍会以宽幅震荡为主。不过随着A股的再次下跌,中国市场的价值洼地效应再次凸显,加上本周五MSCI将A股纳入因子提升至25%所带来的外部资金,有望引起更多的外资及国内机构资金的关注,使得前期“拆东墙补西墙”的出逃资金再度回流,带动A股市场逐步企稳。
有机构表示,A股17日探底回升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全球市场大幅下跌以及多国股市熔断之际,高开、探底回升不仅显示出A股的韧性,更是给全球市场信心的提振。当前A股总体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事件影响下短期节奏或有变化,但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轨迹变动。
安信证券指出,逻辑上A股理应领先海外市场走出疫情危机,而由于市场风险偏好会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未来一个阶段配置结构上宜更偏重内需、偏重政策投入确定性强的,包括新基建、医药等确定性强的内需品、汽车等政策重点支持消费品、旧基建等。
记者 黄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