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二十年十五倍 南钢股份大象起舞背后的新打法
我们可能无法想象,年产量达千万吨的钢铁企业,钢板能做到一块一块的“零售”。从产业结构转型到“JIT+C2M模式”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蝶变……透过持续创新,上市二十年来,来自传统钢铁行业的南钢股份(600282),已锤炼出这般新打法。
回首2000年上市时,南钢股份在A股同行中,业绩不算出众,当年净利润2亿多元。二十年后,南钢股份跃居前列,2019年净利润超过33亿元位居行业第六;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净利润仍超过14亿元,排名继续提升,位列行业第四。南钢股份业绩增长,更已现摆脱传统制造业依靠固定资产扩张老路径的新态势。
如今的南钢股份,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钢企。
一炉钢与一艘船的魔法奇缘
2017年12月14日,南钢作为仅有的两家企业界代表之一,出现在北京召开的工信部2017年全国两化融合工作座谈会,并做了两化融合工作汇报。南钢股份“JIT(准时制生产方式)+C2M(客户对工厂)”模式创新实践,再获国家层面推广。
“JIT+C2M模式”便可让南钢股份实现钢板一块一块“零售”。
2020年7月,南钢股份“JIT+C2M”智能工厂正式投产。这是世界首个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及高强钢配件的智能工厂,更是江苏冶金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
“JIT+C2M”智能工厂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作为“5G+工业互联网”的钢铁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能自主实现对数控机床、六轴机器人、桁架机器人以及AGV小车等高端制造装备的“端到端”集成;通过5G+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上下料分拣、视觉物料识别、热处理设备、抛丸、喷涂、自动打包、自动化立体库等工序智能协同,实现离散制造模式向流程制造模式的转变,全面解决用户在产品个性化定制、轻量化、绿色环保、供应链稳定等方面的痛点问题,并实现了从耐磨替代品种到超级耐磨钢、高韧性耐磨钢的全系列覆盖。
“JIT+C2M”智能工厂能突破性的满足未来客户更精益的需求。譬如,在精益造船领域,一艘船可能需要2700多种规格的钢材,且每段钢材的厚度、钢度、长度各不相同。而钢厂一炉钢就是150吨,一些订单对每种钢的需求可能只有几吨,甚至不到一张板。南钢JIT+C2M模式,于客户而言,可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将造船周期缩短10%以上;对南钢自身而言,前期用工成本减少超过10%,钢板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实际上,基于JIT+C2M模式的智能工厂能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并实现集约化生产,带来效率最高、成本最优的产业链协同,这正是“工业4.0”的范畴。在此前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南钢JIT+C2M模式被认定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JIT+C2M模式及智能工厂,正是南钢股份全面迈向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缩影,凝聚着南钢股份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
创新驱动与研发投入占比跃升
来自传统钢铁行业的南钢股份,如今却是科创驱动、具有产业深度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发展动力必须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南钢股份董事长黄一新曾如是说。
实际上,研发投入和营收占比,都折射出南钢股份对创新的重视和执着。仅2019年,南钢股份研发投入18.23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达到3.80%。18.23亿元是什么概念?这已经接近南钢股份十年前净利润9.19亿元的两倍。
《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从最近3个年度来看,南钢股份无论研发投入金额,还是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都稳步提升。2018年,研发投入15.36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为3.52%;2017年,研发投入11.79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为3.14%。
对比申万钢铁行业A股35家公司,最近三年来,南钢股份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排名同样呈现不断提升态势,2017年排名第十二位,2018年跃升至第七位,2019年再升至第六位。
不仅如此,南钢股份今年提出,要继续加大研发创新刚性投入,在研发经费投入、试验设施完善、试验损失计提、合作课题设立、专家费用预算等方面,每年必须有刚性的增长指标、优化的制度流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当然,创新岂能只是砸钱。对企业而言,创新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体系化、整体化作战。南钢股份格外重视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董事长黄一新今年初强调,南钢不但要提升创新能级,还要设立创新的近、中、远期目标,制订创新战略规划,公司总部、四大事业部、新产业集团、研究院、职能部门都有创新的总体战略规划和子战略,南钢创新委员会要统筹策划该项工作。
南钢股份制度支撑创新还剑指创新主体——人。董事长黄一新提出,在创新激励机制上,“大胆推出技术合伙人制度,让创新成果与创新个人、创新组织、协作单位等长久分享。”
“注重科技创新,增强公司长期竞争力。”天风证券在对南钢股份2019年年报的研究报告中这样表述。
不走寻常路与盈利20年15倍
《大众证券报》记者还发现,从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南钢股份的创新无一不是围绕主业做精做强,力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公司在高强钢、桥梁钢、新能源用钢、轨道交通用钢、复合板及特殊合金钢和特殊用途钢等应用、需求前景广泛的领域,都有突破甚至形成优势,高端产品不断发力。
中国素有基建“狂魔”之称,桥梁、轨交等是基建重要方向,相关钢材需求旺盛。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就有南钢股份桥梁钢的助力,而南钢股份多个桥梁钢优势产品,已实现规格全覆盖,并向国内国际供货。轨道交通用钢上,南钢股份也有不少优势产品。高速铁路弹条用钢应用国内高铁线路总业绩第一,占总市场份额超25%。
此外,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工程“华龙一号”、可燃冰开采平台“蓝鲸一号”等诸多国之重器上,都能看到“南钢”优质产品的应用。持续创新下南钢股份厚积薄发,在中厚板、特钢和复合材料等领域,以及高端产品上也已形成独特优势。
创新给予了南钢股份丰厚回报。2019年,净利润超过33亿元,是2000年上市当年2亿元出头的15倍以上;净利润额已接近2000年全年营收。营收方面,南钢股份2019年达到480亿元,较2000年的34亿元,增逾1300%。
国信证券的研报中对南钢股份这样分析:“中厚板优势明显,研发带动先进钢铁材料发展。公司中厚板产品市场竞争力强,2019年在行业整体向下的情况下,公司中厚板平均售价仍有4094.62元/吨,毛利率达17.03%。”而且,“拳头产品外,公司注重先进钢铁材料的研发,高附加值产品贡献不断提升。2019年公司生产先进钢铁材料141.52万吨,同比增长4.98%,对应毛利率达13.72%,较2018年增长0.77个百分点。”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钢企作为传统制造业领域的重资产行业,通常依靠固定资产扩张(包括投资或并购)来提升业绩。但是,南钢股份的固定资产自2014年底223.25亿元的上市以来峰值后,稳步减少,2019年底为190.17亿元。也就是说,南钢股份业绩增长,已不再沿袭依靠固定资产扩张的钢企老路,而是创新驱动带来的效率提升。
“为什么要成为高科技企业?”南钢股份董事长黄一新在公司2020年计划会上的反问,或许是投资者们未来重新认识南钢股份及其价值时最好的注脚。
大众证券报 记者 陈刚 王君 徐海峰
通讯员 邵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