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制度有助提升流动性 科创板“试验田”探索走在前沿

随着科创板做市商制度的正式落地,已有券商跃跃欲试。本周,方正证券在发布的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提出拟申请开展科创板做市业务引发外界关注,这是官宣科创板做市制度正式落地后,首家在股东议案中提及要申请该项业务的券商。

流动性有望加强

2022年5月13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以下简称《做市规定》),将在科创板引入股票做市商机制,后续证监会将指导上交所发布相关业务细则。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年初完成征求意见,时隔3月正式落地。科创板做市从提出到落地历经近两年时间,首次提出是在2020年6月18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陆家嘴论坛中表态“推进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2022年1月7日证监会发布《做市规定》征求意见稿,后于2022年2月6日结束征求意见。

相较征求意见稿,《做市规定》进一步从严要求做市商申请条件,明确业务资格可拓展至其他交易所。

“科创板整体流动性较好,成长性居各板块之首,立足后发,吸取成熟资本市场经验,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增加个股流动性、抑制个股价格大幅波动。”银河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TMT/科创板研究组长吴砚靖分析认为,“注册制IPO常态化背景下,科创板市场容量将持续扩张,部分个股流动性紧张问题将逐渐显现。境外实践表明,做市商制度是增加个股流动性、抑制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手段,我国已于2014年8月在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为科创板做市商制度顺利推行积累了经验。”

根据Wind统计,年初至今,科创板日均流通市值换手率为2.45%,略高于上证主板A股的2.08%,个股日均成交额约9500万元,科创板总成交额占全A成交额日均4.14%。从2021年年报数据和2022年一季度数据来看,科创板成长性远优于其他板块。

实际上,早在2014年8月份新三板就引入了做市制度,同样力图提升市场流动性。根据Wind进一步统计,自2014年8月份引入做市商制度以来,新三板成交量迅速抬升,至2015年2月份做市成交额占比就超过50%。叠加2015年牛市行情,市场活跃度达到新高度,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总成交额同比增长97%。

券商已经跃跃欲试

我国券商重资产业务以自营业务为主,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此外,方向性策略为主的重资产业务受行情影响波动较大。自2019年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以来,重资产业务的方向性发生转变,其中,属于非方向性业务的做市可以熨平业绩波动,同时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或将成为券商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此次,方正证券在议案中介绍到,2022年5月,证监会正式发布了《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在科创板竞价交易基础上引入做市商机制。因此,方正证券拟向监管部门申请并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

而对于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必要性,方正证券分析,公司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可以拓宽公司业务范围,增加业务种类,分散业务风险,增强差异化竞争能力,提高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拓宽业务收入渠道,提高股东回报,公司可以更好地参与资本市场试点改革。

实际上,2022年1月《试点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国内各大券商都已开始准备申请此项业务。

目前,科创板做市商试点资格条件包括: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最近三年分类评级A级(含)以上等。同时符合上述两项“硬指标”的券商有26家。

东方证券则表示,此次科创板做市填补了A股无做市交易制度的空白(之前仅在债券、商品、ETF、新三板等领域有做市制度),待其运行成熟之后有望向A股其他板块推广。权益市场做市对券商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将丰富券商去方向化自营业务的选择,也将有效降低自营投资表现波动性,提升券商整体业绩的稳定性与韧性。

市场人士表示,从科创板开市近三年,回顾过去三年,科创板从无到有,创新性制度不断落地,科创板“试验田”中的探索始终走在前沿。 记者 刘扬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