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发力 年报内部审计“非标”数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 刘扬) 2023年年报收官,每年备受关注的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情况随之浮出水面。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30日,在5361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207家公司2023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审计意见,占比为3.86%左右。2022年年报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为195家,占整体上市公司数量的3.64%。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的总家数创出新高。
根据Wind数据进一步统计,截至5月6日18点,A股已有432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3年内控审计报告。其中,内控审计意见为无法表示意见的有9家,否定意见的为48家。2022年,共有4298家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其中,无法表示意见为3家,否定意见为33家,保留意见1家;2021年,共有3775家公司公告内控审计报告,其中,无法表示意见为2家,否定意见为26家,保留意见8家。
根据新修订的退市规则,新增了三种规范类退市情形,其中就涉及对内控问题的监管。将资金占用、内控审计意见、控制权长期无序争夺等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增强规范运作的强约束。其中,具体指标为,连续两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三年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对公司股票予以终止上市。
5月6日,共计有48家公司被实施ST,其中30家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市场人士表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公司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的重要保障,将内控审计意见纳入退市范畴,有利于压实审计机构责任,督促规范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与实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统筹谋划。一方面,监管机构可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手段,提升内控监管效能和效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可压严压实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评价及整改责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可不断提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检查与专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