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手”培训:保驾护航低空经济

6月22日,在南京浦口区浦滨路和西江路交汇处的一块空地上,一架架无人机正腾空而起,手持遥控器的“飞手”(无人机操控员)学员正聚精会神地操控着无人机旋转、穿越……不远处,一个小麦色皮肤、长发干净利落盘在脑后的女孩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场上的一切。

女孩名叫王慧,她不仅是一位女性“飞手”,还是一位“飞手”的培训教练,同时也是江苏民航无人机培训中心的负责人。

“今年是我从业的第11年了。”王慧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该培训中心是江苏省首家、南京市唯一一家中国民航无人机飞行执照考试中心,由南京迈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杰科”)运营,目标是让低空经济的入局者“持证上岗”。

持证上岗:

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成“敲门砖”

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王慧就进入了无人机行业,这些年来完成了多轮角色转换,从最开始的助理,到“飞手”,再到负责培训“飞手”的教练。如今,除了业务方面的工作,王慧还要承担整个培训中心的管理工作。

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照。在王慧看来,相关政策的出台,让取得“飞手”执照成为迈入低空经济大门的“敲门砖”。

“飞手”执照考什么?怎么考?

据王慧介绍,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针对原理知识的理论考试,另一个就是操纵无人机的实操考试。培训中心的考试时间固定在每个月的22号和23号这两天,考试通过率分等级,难度较高的超视距等级的通过率在80%左右,视距内等级的通过率在95%以上。

“我们中心既是培训的场地,也是考点,正式考试时,因学员对环境比较熟悉,操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王慧表示,虽然在她所在的培训中心报名后的考试通过率比较高,但学员也要参加脱产15天左右的集中培训,以确保学习质量,“无人机飞行容不得半点马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按等级划分,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可分为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机长),每个等级又分别对应4种无人机机型,分别是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而按照空机重量,又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通常,“飞手”的培训周期约为一个月。

从培训过的学员来看,一些高校的无人机专业的学生,以及消防、公安和电力巡检等行业人士对“飞手”培训都有很大需求,“现在很多在低空经济领域有业务布局的企业也急需配备‘飞手’。”据王慧介绍,其所在的迈杰科已累计为社会输送了上万名持证的无人机操控员。

保驾护航低空经济:

“飞手”培训考试需求井喷

除了常规的培训项目,培训中心还有更高等级的执照培训——“飞手”教员,而考取教员执照的前提是要取得超视距等级的执照。提到这里,王慧眉毛上扬,骄傲地说:“‘飞手’的教员资质培训,全江苏省只有我们这里有。”

一部分考取了教员执照的学员会选择留在培训中心工作,但王慧强调,并不是有了教员执照就能进行教学,培训中心会对这些学员进行3到5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才能进行独立教学。

“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这要求教练必须有足够的经验积累。”王慧告诉记者,正因如此严格,才让培训中心的设备事故率始终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一年之内出现摔机情况的次数仅为个位数。

在培训中心,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除了对教练资质的重重把关,培训中心还专门提供资金给教练去钻研自己喜欢的无人机应用场景,如航拍、巡检、无人机表演等,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培训中心也会和一些开设了无人机专业的院校进行合作,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将培训好的优秀学员输送给合作的企业。

5月中旬,在南京举行的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正式发布。《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南京市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其中,发展目标就包括建成3个以上试飞测试场和操控员培训点。

“现在来我们这参加培训的人数是之前的好几倍。”王慧告诉记者,这两年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培训业务带来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前每期培训人数约为30人,现在每期的培训人数保持在100人以上。”

低空经济的火热引发了“飞手”培训需求的井喷。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在江苏民航无人机培训中心参加考试的人数累计已达5000人左右。

“人们时常会担心无人机飞行的危险性,而我们在做的就是为每一次无人机飞行‘保驾护航’。”在王慧看来,正因为有了一个个站在无人机背后的优秀“飞手”,才让这些“小家伙”们能够自在地纵横低空。

记者 陈陟  实习记者 黄琴琴

编辑:gloria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