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胜科纳米: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业内领先

胜科纳米(688757)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专注于为芯片设计、制造等全产业链客户提供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及可靠性分析服务,助力客户提升产品良率与性能,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在技术方面,公司已掌握晶体管级纳米探针分析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先进制程的覆盖能力可以达到3nm,处于行业前列;在市场地位方面,公司卡位技术难度和附加值更高的失效分析(FA)以及材料分析(MA)领域,2023年细分赛道国内市场占有率为7.86%,为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头部企业。近年来,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5%和43%。公司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6.86%和19.55%,在可比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是具备逆周期韧性的高景气赛道,多因素拉动行业需求增长。半导体检测分析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对半导体产品的检测,以区别缺陷、分析失效原因、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目标或分离好品与坏品的过程。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聚焦半导体全产业链,为核心客户的研发环节提供关键样品分析与测试服务。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2027年国内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80亿元至200亿元。行业需求增长主要源于以下驱动因素:半导体技术快速迭代带动研发投入持续攀升,直接拉动第三方检测分析需求增长;先进制程的持续迭代推升了对容错率的要求,为测试与分析服务创造了更多刚性需求;国内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叠加国产替代加速,为本土测试分析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小、散、弱”的特征,但头部优势显著。头部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与Labless模式深化,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既能把握半导体产业扩张机遇,又能在下游景气波动时依托研发端需求韧性实现逆周期增长。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标的,在技术能力、客户基础等方面构筑起坚实壁垒。第一,公司卡位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两大优质赛道,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两项业务均为高毛利业务,且直接受益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占率达7.86%,稳居头部地位。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效应将驱动公司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第二,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与技能,资质认证数量领先。公司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竞争力,先进制程检测能力已覆盖至3nm,位居行业前列,先进工艺(28nm以下)业务收入占比近八成。公司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70余项检测项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认可的20余项检测项目,并获得ISO9001国际品质管理认证、ISO17025国际实验室质量认证等,在可比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更强的检测项目的覆盖能力。第三,公司拥有优质且稳固的客户基础与认证壁垒,兼具独特的国际化优势。依托领先技术实力与高效响应,公司已服务全球超2000家客户,覆盖高通、博通、长电科技等头部半导体企业,在行业中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形成高黏性合作网络。

公司拓展分析实验能力全国多点布局,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展。一方面,公司在苏州、新加坡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南京、福建、深圳、青岛实验室。2021年,南京子公司、福建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2024年,深圳子公司、青岛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实现国内多点布局,服务能力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及全国市场。子公司的投产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产能水平,为公司未来的业绩提供了增量。另一方面,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设立于东南亚半导体产业重地新加坡,可接触到行业更多前沿设计工艺、制造工艺,并与在新加坡设厂的全球芯片巨头、全球领先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公司将推进国内外业务的协同发展,保障公司检测分析技术的持续领先。

中邮证券表示,公司为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在失效分析与材料分析领域优势显著。公司具备运用全套高端分析仪器设备以及各类型检测理论与操作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强化竞争力。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实现收入分别为5.43亿元、7.06亿元和9.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65%、30.12%和30.23%,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61亿元、2.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07%、47.03%和46.08%,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27元、0.40元和0.5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记者 刘希玮

(风险提示:本栏目旨在介绍相关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newshoo

相关阅读: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