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票总额超200亿 机票代理现金流压力巨大
受疫情影响,大量航班取消、大批旅客取消出行计划,由此带来的机票退改业务也给业内各方带来巨大的压力。1月23日起,民航局已先后4次发布有关客票退改通知。根据最新数据,国内外航司共办理免费退票超2000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逾200亿元。除了突然涌上来的巨大退改订单处理量,对国内机票代理来说,更大的压力是巨大的现金流。
机票退款周期拉长
“您的退票申请符合航司特殊退改政策,不收取退票费用,款项预计延长至30个工作日(境外航司以及廉航以航司为准)原路退回”。南京旅客L女士打开某旅行网查看自己的机票退款进度,发现退票时间又延长了。
“最开始说是15个工作日内退款,到了第15天查看进度时发现改成28个工作日了。”L女士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这几天估摸着差不多了,再一看变成30天了,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延迟。如果没有疫情,这几天就要收拾行李出发了。”
虽然L女士至今未收到退款,但是平台已经确定了机票可以全额退款,L女士需要的只是等待处理。然而,同样安排了3月出行的J女士此刻却仍未等到机票的退款。
此前,J女士为全家预定了今年3月的澳洲旅行的酒店和机票。随着疫情的发展,澳洲之行不得不取消。随后,酒店和国际航班的退改政策陆续出炉,J女士的酒店和飞往澳洲的机票符合全额退款条件。在提交了退款申请一个月后,J女士于近日陆续收到了退款。
然而,由于国外航司政策不同,目前J女士的澳洲行程部分机票仍未收到退票政策。
“是在国内平台买的,但是一直不给政策,只能先申请退款等着。”J女士无奈地表示,“航司本来就是廉航,买的时候也是特价票不可退改签,现在最坏打算就是这部分的钱白白浪费了。”
现金流压力超10倍
“量太大了!”一家机票代理商张总告诉记者,“这么多天来,我们100人团队平均每天接到退订单6000多张,高峰时更多。虽然有民航局发文,但各家航司制定方案需要时间,每家航司的方案还会有细节差异,都需要一一对应”。
1月23日起,民航局已先后4次发布有关客票退改通知。根据最新数据,国内外航司共办理免费退票超2000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逾200亿元。除了突然涌上来的巨大退改订单处理量,对国内机票代理来说,更大的压力是巨大的现金流。
“快没钱了。”有代理商向记者表示,最近这一个月一直围着退票、改签转,“航司回款没那么快,我们只能先垫付。但这个量太大,公司吃不消了”。
某机票代理行业第三方担保公司人士表示,当下代理商普遍面对的是比以往大10倍、甚至更多的现金压力,他们都在想如何撑过这个“冬天”。
据该担保公司人士介绍,一般当旅客发起退票需求后,退款会按照航空公司—代理商—平台—旅客的顺序流转:“原来,因恶劣天气或航司原因造成航班取消时,旅客都能获得全额退款。如果符合国际航协BSP(开账与结算计划)标准,航司受理后结算一般需要7—14个工作日,一些在BSP之外的廉价航司时间会更长。这时,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平台、供应商会先垫付用户,再等航司退款。”
“以往退票垫付的比例不到10%,当平台发出需求后,代理商可以用自有资金解决。但当数十倍需求来袭,钱垫出去,航司若能及时回款就能维持,若几个月不回款,再没人帮忙,随时可能倒闭”。
疫情后代理市场值得期待
面对各方巨大的压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着手“减负”。民航局新闻发言人熊杰近期表示,除免征航空公司应缴的民航发展基金外,民航局还将争取对民航企业疫情防控的财政补贴政策,同时出台进一步降低民航企业成本负担措施,并支持航企根据需要进行联合重组、优化运力。
行业内的帮扶与金融支持也在扩容。2月5日,携程宣布“同袍计划”,十大措施向平台上机酒、旅游度假等合作伙伴,投入10亿元合作伙伴支持基金和100亿元额度小微贷款。之后,同程艺龙、蚂蚁金服等也开始提供各类金融产品、费用减免等措施。
虽然此次疫情给机票代理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由于机票代理行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产品,前景依然被看好。至少在一段时期内,他们的服务仍是任何一家航司都无法做到的。
对此,有行业人士建议,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疫情期紧急政策的执行细则,方便消费者理解,为航司、票代、平台减负。还有更多配套政策、举措可以快速推进。例如,加速推广普及机票电子行程单,可迅速降低企业成本,大幅缩短消费者退票时间。
“非典时期中航信曾免除票代近半年配置费,此次也可参照执行。”有民航专家建议,“此外,航司收入端的境内客运收入,适用增值税销项税率为9%,若能纳入免征增值税范围,也能助力行业发展”。
记者 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