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节档票房破60亿元 高票价、题材少遭消费者吐槽

随着《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影片的热映,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追平疫情前,突破60亿元,创下了春节档电影票房历史第二纪录。然而,高企的票价、题材的单一等却被观众集中吐槽。 

春节档票房持平疫情前水平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2月1日-2月6日(大年初一到年初六),春节档总票房60.35亿元,持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场次达到创纪录的314.3万场;受疫情影响,上座率有所降低,为30.3%。 

其中,大年初一作为首日高峰,单日票房达到14.5亿元,随后回落。票价方面,今年的春节档票价较往年再度提升,平均票价超过50元,达到52.8元,而2019年及2021年分别为44.7元及48.9元。另一方面,与往年相对平稳不同,今年春节档的票价表现出了明显的市场自发调节作用,日均票价由初一的56.1元逐步降至初六的49.5元。 

随着消费的逐步下沉,三四线城市表现出了极大的观影热情和增长力。数据显示,2022年,三线城市贡献了23.5%的票房收入,较2021年的21.8%增加了1.7个百分点,而一二线城市的票房则有所减少,一线城市的票房占比由13.1%降至11.9%、二线城市票房占比由39.9%降至38.9%。 

此外,看电影也不再是“二人世界”的专属,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了独自观影或全家一起,今年购票张数为1张的观众占比达三分之一,另有22%的观众购买3张及以上的电影票。 

票价遭吐槽“史上最贵春节档槽” 

虽然在疫情仍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今年的春节档取得超过60亿元的票房令人振奋,然而,高价电影票却成了众多观众吐槽的焦点。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有网友分享,并不是3D电影的《四海》,在一些县城的票价突破100元;《长津湖之水门桥》在个别地区达到105元-135元;《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一张电影票票价接近150元。

“本来想全家去看《水门桥》,结果一看票价120一张,全家老小看个电影超过500块。”南京市民朱女士吐槽道。 

中消协近日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监测期内,中消协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达到峰值。 

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仍未平衡 

除了票价太高遭吐槽,今年春节档的题材仍缺乏足够的“合家欢”题材影片。

虽然今年的春节档电影种类包含了涉及战争的主旋律影片《水门桥》、《狙击手》,涉及“青春成长”题材的《四海》、《奇迹笨小孩》,《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喜剧电影,以及《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等动画片,题材不再单一,但不少观众表示,适合全家共同观看的电影不太多。有观众总结:“要么孩子跟着大人看战争片,要么大人陪着孩子看动画片。” 事实上,虽然今年春节票房持平了疫情前水平,但高昂的票价也打消了不少人的观影热情。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数为1.14亿人次,较2021年春节档1.6亿人次减少了4600万人次;上座率则由去年的45%下滑至30.3%。 

对此,中消协表示,社交媒体中“史上最贵春节档槽、票价贵到离谱”的舆情热议背后,是正在逐渐升温的文化消费诉求一定程度上被压抑和阻滞。 

电影市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对此,中消协呼吁,寻求影院赢利路径依赖与消费者合理承受范围之间的平衡,寻求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关行业、相关部门不断研究、持续探索。  记者 朱蓉

编辑:gl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