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剧透”A股2022

日前,基金公司2021年的年报正式披露完毕,与季报相比,基金年报中对新一年的市场走势研判得更为详细。今年以来A股大幅震荡,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接下来的时间市场会如何演绎?记者整理了嘉实、诺安、富国、博时、景顺长城、大摩华鑫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观点,为投资者把脉接下来的市场机会。

宏观  对2022年经济相对乐观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转型期,每一年的经济都面临各种挑战。相比2021年,富国基金权益投资部权益投资总监毕天宇对2022年的经济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他的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对GDP影响最大的房地产投资或将触底企稳。个别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问题在2021年下半年相继爆发,国家及各地政府也正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对经济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政策触底、市场企稳在2022年是可以期待的。第二,宏观货币和财政政策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尽管海外通胀依旧突出,在经历了2021年煤炭、钢铁等大宗产品价格大涨大跌之后,国内通胀趋势明显减弱,为宏观宽松政策出台留下了空间。第三,双碳政策纠偏有效放松供给约束。疫情以及过去一年运动式减排使得国内不少产业供给受到了硬约束,也一定程度加剧了市场通胀担忧。国家对地方激进政策的纠偏,也为2022年经济增长提供了政策空间。此外,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基建、保障房等稳增长的投资措施已在路上,拉动经济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会陆续发力。

具体到时间点上,嘉实基金公司价值风格投资总监谭丽认为下半年更好。“宏观经济处于触底阶段,在稳增长的政策下,我们认为全年经济企稳是大概率事件,流动性方面,海外的加息与缩表进程会有一定的干扰,同时商品价格的高企对企业盈利还是存在压力,我们整体判断经济大概率需要在下半年才能趋稳,资本市场很可能会提前作出反应,判断还是结构性机会为主的行情。”

景顺长城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余广则有大概的数据判断。“宏观方面短期内倾向于 ‘宽货币、宽信用’,目前宽货币已经得到逐步兑现,未来市场关注的重点可能逐步向宽信用逻辑转换。对于2022年全年经济,目前的基准判断是全年5.2%的经济增长,通胀压力可控,全年前高后低,政策的下一个拐点可能在二季度出现。”

诺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兼研究部总经理韩冬燕认为,中国当前的增长偏弱是政策在经济转型中主动调结构的结果,政策是着眼长期的,也是动态务实的,2022年的宏观政策会通盘考虑短期增长、长期变革和稳定局势,目前“稳增长”已经成为近期政策主基调,只不过市场情绪仍有惯性;2022年中外政策与增长周期可能再次反向,中国政策趋松、增长见底改善,而海外政策趋紧、增长逐步下行,市场环境对中国市场相对有利。

市场  暂时的低迷将成未来收益起点

今年以来A股大幅震荡,市场赚钱效应较弱,投资者对后市不知所措。展望未来的市场,何时才能“苦尽甘来”?

余广预计,2022年A股整体盈利探底后逐步企稳、估值水平平稳或小幅抬升,作用于指数层面,意味着较难有指数级别的行情,但大幅下跌的概率也不大,市场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而宏观信用结构扩张的方向也将带来更多的阿尔法机会。

谭丽认为,AH市场整体估值合理,H股市场会较A股市场提前企稳。“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较大,部分资产呈现泡沫化特征,需要谨慎,但也有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可以获得绝对收益,同时随着市场调整,逐渐出现一批估值合理的成长股,市场情绪不好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可以淘金的时候,整体市场仍然积极可为。未来一年希望疫情逐渐远离,相信股市暂时的低迷将成为未来收益的起点,价值风格投资大师约翰涅夫说过‘在炮声隆隆中入场,在号角吹响时卖出’,我们深以为然,也送给广大投资人共勉。”

博时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认为,2022年市场总体会好于2021年。“虽然经济仍在探底,但政策底已经显现,经济大概率会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结构性行情仍会持续但会比2021年相对均衡。随着上游供需矛盾的逐渐缓解,上游的超额利润会逐渐回归正常,并开始向中游和下游传导,产业逻辑会更加通畅。2022年市场整体的风险点仍是集中在海外。如果海外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收紧货币会对全球流动性造成冲击,需持续跟踪观察。但总体来看,我们对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毕竟从全球视野来看,无论是内部的风险释放还是外部的资产性价比,中国仍是全球性价比最好的投资市场。国内居民大类资产配置转向权益市场的趋势仍将持续,公募基金将持续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A股完全具备独立行情的基础。”

韩冬燕则从估值角度判断,当前中国市场从所有细分行业来看结构分化依然存在,市场并没有全面泡沫化,较多行业依然处于过去十年PE分位30%以内,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来看,目前大约处于过去十年的中位数略高的水平,考虑市场对2022年盈利的一致预期后的动态市盈率则处于20%分位的较低水平。同时,从一些结构性的趋势来看,包括长期利率降低、居民资产增配金融资产等趋势仍在中期持续等等,她认为无需对市场过度悲观。

机会  多线关注提高选股能力

既然股市暂时的低迷将成为未来收益的起点,那么,投资者现在该如何布局?

权益配置方向上,余广建议两点:“1、转型经济下,科技制造与大消费有长期超额收益。在当前转型经济的大环境下,结构性的信用扩张,支撑新兴产业(新能源、半导体、专精特新、数字化)的产业趋势持续上行。重点关注调整较为充分的、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龙头公司。2、PPI-CPI剪刀差收敛,中下游盈利能力修复。建议重点关注提价能力强或行业空间大,且估值消化充分的消费蓝筹。”

曾鹏依然看好以科技和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仍在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预期将突破30%。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总量逻辑依然在,但细分赛道会有所分化。以创新和应用逻辑为起点的汽车电子、汽车智能化及应用等新的商业逻辑将开始在资本市场逐渐兑现;2022年光伏产业的需求有望重回上升轨道,尤其是分布式弹性巨大。2022年光伏产业全球需求看中国,中国需求看硅料。随着上游硅料厂的逐渐投产,上游价格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带动组件价格下行进而重新激发产业链打开市场空间;军工行业景气度会进入加速阶段,随着2021年下半年主机厂的合同负债大规模增长,产业链整体利润进入兑现阶段。军工产业正在从主题成长往价值成长切换,会逐渐成为机构的重要产业配置方向;半导体行业预期也将分化,看好能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以供需周期为主要驱动因素的细分赛道如芯片封测等则需规避。消费和医药最差的时候将逐渐过去,但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预期在2022年年中投资机会将逐渐明朗,整体会好于2021年。”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助理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监何晓春展望2022年认为,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全球经济有望稳步复苏。过去两年因疫情受损的航空、旅游等板块在今年有望有所表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稳增长或是上半年主线之一,考虑到政策的边际放松,地产及产业链存在困境反转的机会;新能源及电动车产业链等高景气赛道,在海外加息预期下估值承压,震荡加剧,但依然看好高成长板块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长期 “碳中和”背景下的景气度,大幅调整或是加仓机会。预计2022年A股市场流动性依然宽松,但行业间分化加大。稳增长周期、成长和消费都会有阶段性机会,但对节奏把握和选股能力的要求提高。 记者 王金萍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