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2024年守合规,拓普惠,谋低碳

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面对建设金融强国的时代命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发布了《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暨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多年来,在“建设世界一流、负责任的寿险公司”战略目标指导下,中国人寿构建形成了涵盖国家、社会、行业、客户、企业、员工及环境七大利益相关方的ESG战略模型。

合规筑基,搭建“制度刚性+文化浸润”治理生态

此前,监管曾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明确将监管合规风险纳入操作风险,首次对大型机构提出“运营韧性”原则性要求,首次提出保险机构应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强调构建综合化管理体系。在监管政策持续驱动加码下,中国人寿主动顺应形势,在合规管理层面持续升级,以数字化风控建设为重点,推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构建了由高级管理层组织实施、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主责、三道防线密切配合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中国人寿的管治体系建设以严守合规底线为本,又不局限于合规风险防范,中国人寿的治理模式证明,未来,以“制度+科技+文化”为核心的风险治理模式,将成为保险业穿越周期的关键竞争力。

普惠为本,全面践行“金融报国、保险为民”初心使命

作为寿险行业“头雁”,中国人寿始终聚焦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全面践行“金融报国、保险为民”的初心使命。《报告》显示,中国人寿从多元普惠保险出发,通过责任投资、科技赋能、人才培育、责任担当等维度履行社会责任。中国人寿通过推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女性及计生家庭保险、学生群体保险、小微企业保险等多样化的普惠保险产品,将服务范围向农民、城镇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持续拓展;借助网点服务,积极向西藏、青海等“老少边穷”地区提供保险服务。

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长期健康的资金流支持,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其长期稳定的投资属性与绿色、养老、新基建、新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天然契合。中国人寿制定了《2025-2027年度资产战略配置规划》,重点关注责任投资工作,并将ESG因素整合到投资全流程。《报告》显示,2024年,该公司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领域合计投资3945亿元。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中国人寿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例,《报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在乡村振兴领域投资总额约1037亿元,投入消费帮扶资金3100万元、派驻帮扶干部1027人等。在聚焦社会公益方面,中国人寿通过组织社区关怀、志愿者服务、应急救援等活动彰显社会价值,《报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向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捐赠2100万元,组织开展志愿服务600余次。

生态引领,探索保险业服务“双碳”目标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报告》提到,中国人寿围绕治理、战略、管理、指标和目标五个维度,从产品端、运营端和投资端协调发力,切实履行气候承诺。在产品端,主动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强化普惠产品供给能力,通过公益广告等渠道,推动形成低碳环保意识。在运营端,不断提升科技数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排放,优化运营流程。在投资端,将ESG要素全面融入投资管理体系,不断拓宽绿色投资项目的范畴。

在绿色投资领域,将绿色标准和ESG投资理念纳入现有投资流程、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中,并将其作为投资决策重要考虑因素。此外,中国人寿积极推动绿色投资与交通、乡村产业、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周洁)

编辑:gloria
AI 文章概述
*本回答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
    热门新闻
      24小时热榜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