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下半年投资策略: 沿“高股息+区域增长”路径均衡配置
今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整体表现强劲,13.1%的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仅次于有色金属行业,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等个股涨幅均在20%以上。展望下半年,多数券商机构分析师认为,银行股估值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红利投资延续的情况下建议从“高股息+区域增长”两方面甄选优质银行股进行均衡配置。
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险资、被动资金、产业资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各路资金持续增持银行股,为板块带来了增量资金。”华福证券分析师张宇指出,上半年,银行股行情是红利行情的延续和ROE修复行情的预演。一方面,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下行,银行股息率的比较优势凸显;另一方面,银行业ROE(净资产收益率)触底回升的拐点渐近,上半年,ROE边际向好的银行股领涨。展望下半年,张宇对银行板块维持看多观点。“从资金面角度看,投资者对银行股仍有较强的配置需求,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从基本面角度看,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在4%左右,仍然有下行空间,随着净息差行业性企稳、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银行业ROE触底回升的预期也有望逐步兑现。”
记者注意到,银行板块在2023年末见新低后一路高歌猛进,中间虽有起伏,终是走出了一波波澜壮阔的估值修复行情。Wind数据显示,2024年初至今年6月末,银行指数(886052)累计涨幅超66%,多只个股股价创新高。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郑庆明认为究其原因,始于“中特估”,成于“高股息”,更本质的则是银行配置价值与依然偏低的估值之间的显著错配。
郑庆明进一步分析指出,银行基本面的韧性和业绩表现的稳定性超出市场预期,其背后有着不可忽视的资金新驱动:一是保险资金对高股息银行天然有“好感”。估算增量保费入市将带动2025年至2027年约2000亿元增量资金流入银行板块,权益配置规模上限提升还将额外带来约700亿元增量资金;二是公募基金改革下,匹配业绩比较基准重要性提升。若各银行配置比例提升至对应指数中的权重,或将带来增量资金超2700亿元,占对应银行自由流通市值平均约10%;三是被动指数扩容将带来稳定资金来源。其背后驱动既有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的汇金增持(2024年以来沪深300等指数持仓市值累计新增近万亿元级别),也包括国有资本平台(如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增持ETF。
优质区域银行值得关注
“高股息+区域增长”是湘财证券分析师郭怡萍给出的下半年银行股配置建议。她特别指出,当前ROE较高的上市银行多为长三角及山东等区域银行。发达区域具有投资增长机遇,区域银行承担融资支持职能,业绩有望保持领先,从而提供较高的动态股息率。
郑庆明也表示,基于拥抱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确定性,看好银行长期投资价值。他建议聚焦强区域β、利润增长预期稳定的区域型银行(重庆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以及股价修复滞后、今年基本面有望好于同业的权重股份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此外,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指数投资扩容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国有大行,推荐农业银行(A+H)。”
民生证券分析师余金鑫则建议沿着“景气+红利”两条主线进行布局。一方面,部分区域行业绩成长性较好,建议关注山东地区的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和重庆地区的渝农商行、重庆银行,城商行中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另一方面,关税风波之下,银行红利股的低波动的优势更为凸显,建议关注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以及底部反转的民生银行。
投资建议上,张宇给出的银行子板块排序则是:股份行>城商行=国有行>农商行。虽然今年上半年股份行已经以17.4%的同期涨幅超过了城商行(14.1%)、农商行(12%)和国有行(5.9%),但他仍认为股份行在财务出清、权重回归、估值和股息率安全垫相对充足的三重优势下,估值有望加快修复,建议关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同时,他也表示看好城商行和国有行子板块,城商行中建议关注江苏银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国有行中建议关注交通银行、农业银行。
更高的ROE、更高的长期增速、依然折价的估值,让券商机构普遍对银行股的投资回报给予了乐观预期。招商证券分析师王先爽认为,复苏、成长、红利类银行均有机会,建议每个方向都有一定仓位,根据经济和政策情况酌情调整权重。标的选择上,考虑到短中长期的风格差异,建议在国有行、股份行和区域行三个细分板块中,各选前20%的自由现金流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通过长期布局实现红利、复苏和成长的均衡配置。记者 赵琦薇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版权声明:凡文章来源为“大众证券报”的稿件,均为大众证券报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大众证券报”。
- 广告/合作热线:025-86256149
- 举报/服务热线:025-8625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