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外协厂商涉嫌违法 赛伍技术招股书未披露遭投诉
清明前夕,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伍技术”)拿到了IPO批文。就在此前该公司等待批文期间,大众证券报“蔡方工作室”记者接到一不愿具名的人士投诉称,公司两家重要外协厂商涉嫌多项违规违法,招股说明书对此未予披露。
赛伍技术主要从事薄膜形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太阳能背板、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超薄胶带、保护膜、耐高温热固型绝缘胶膜等。此次IPO拟计划募集资金6.74亿元,将用于年产太阳能背板3300万平方米项目;年产压敏胶带705万平方米、电子电气领域高端功能材料300万平方米、散热片500万片、可流动性导热界面材料150吨项目;新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创新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赛伍技术每年的产能利用率都高达200%以上,外协厂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每年约有50%的产量是由外协厂商来承担。”上述人士说。其提到的情况,赛伍技术在招股说明书做了相应的风险提示:“公司采取轻资产经营模式,自主掌握产品配方、工艺设备设计、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控等核心环节,公司目前部分非核心生产环节采取了外协加工的生产方式,受托加工企业在公司派驻质检人员管控下按照公司提供的工艺和技术参数进行加工。目前公司的外协加工厂家较为集中,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若公司不能扩大外协的加工产能以及加强对外协的质量控制,一旦产品出现供货短缺或者质量缺陷,将影响公司声誉,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赛伍技术所提及的“外协加工厂家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昆山崴鼎、苏州赛通、苏州赛辉、纳艾特和金瑞晨五家外协供应商,五家外协供应商的加工费合计金额占所有外协供应商加工费97%以上。“苏州赛通是赛伍技术关联企业。苏州赛辉和纳艾特曾经分别有赛伍技术的员工持股,后为了消除彼此间的关联关系而进行了股权转让。”投诉人表示,苏州赛辉和纳艾特在环保及公司治理方面差强人意。
根据投诉人提供的线索,记者调查发现,纳艾特在2016年和2017年被两次环保处罚,罚金共17万元,2017年被江苏省环保督察组责令停产,并查封了部分生产设备。(图1) 苏州赛辉则因空气污染屡遭到附近居民投诉,被江苏省环保督察组查处发现环保及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均发生在和赛伍技术密切合作期间。(图2、3)
图1
图2
图3
“苏州赛辉有两条生产线未批先建及环保违法行为以及纳艾特没有环保手续等违法违规行为,赛伍技术派驻质检人员是否知情?如果不知情,这种日常管控意义何在?如果知情,是否应该如实披露?没有披露是否涉嫌信披违规?”上述人士质疑道。
带着投诉人的问题,记者致函公司。“除苏州赛通系发行人的参股子公司外,发行人与其他外协厂商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关于部分外协厂商曾经存在的环保问题,发行人已在反馈回复中披露,不存在信披违规的情形。发行人募投项目投产后,已逐步减少外协加工数量。”赛伍技术回函称。 记者 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