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收购大股东资产次年即亏损 收购后因违反劳动法遭罚

新三板公司浙江大自然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自然”)拟转板A股。大自然主营充气床垫等户外运动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拟募集8.56亿元,用于改性TPU面料及户外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户外用品自动化生产基地改造项目、户外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越南户外用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大众证券报》记者研究发现,公司在IPO前曾收购控股股东资产,收购后的第二年标的资产即出现亏损,并未计提商誉减值,2018年收购标的又因违反《劳动法》被罚。

收购资产亏损未计提商誉减值

为了整合业务资源、解决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存在的同业竞争事项,大自然在IPO前收购了控股股东持有的上海众大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众大”)100%股权以及实控人持有的上海大自然旅游用品有限公司100%股权。上述股权收购均发生于2017年。大自然同一控制下收购上述两家公司的交易金额合计为10520万元,占大自然2016年末资产净额的比例为59.64%,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上述同一控制下收购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其中,上海众大主要从事户外床垫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收购后的第二年即出现亏损。2017年6月16日,大自然召开股东会,各股东一致同意收购上海扬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大管理”)持有的上海众大100%股权,转让价格为8920万元。同年6月30日,大自然与扬大管理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根据万隆评估出具的《评估报告》,评估基准日2017年2月28日,上海众大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8922.87万元。上述转让于2017年8月24日办妥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收购完成后大自然持有上海众大100%股权。

招股书显示,收购前,上海众大在2016年利润总额为190万元,截至2016年末,资产总额为6461万元,资产净额为2461万元。收购后的第二年(2018年),上海众大净利润为-13.69万元,而大自然并未对上海众大计提商誉减值。对比大自然前后披露的两份招股书(图1、2)发现,在2019年一年的时间内,上海众大的总资产大幅缩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海众大的总资产为9328万元,净资产为3554万元,到了2019年末,上海众大的总资产为5666万元,净资产为3792万元。

大自然表示,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同一控制下的业务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能力,对公司经营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解决了上述公司与发行人之间存在的同业竞争事项;而且标的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占大自然的比例较低,对发行人报告期内的财务数据不具有重大影响,未导致发行人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

收购标的违反劳动法遭罚

就在收购后的第二年,上海众大受到行政处罚。2018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第2120180229号),上海众大违法延长17名劳动者2018年1月工作时长共计252小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决定给予其警告、罚款1700元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显示,大自然外销收入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预计未来几年海外市场仍将是公司主要的销售区域,公司出口至美国的部分产品在加征关税名单中,今年1月,中美双方已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那么,上海众大2018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何未对上海众大计提商誉减值,2019年总资产为何大幅缩水?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及疫情对大自然经营的持续性有无不利影响?带着上述疑问,大众证券报记者致函大自然招股书中对外披露的电子邮箱,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记者 蔡方

图1 上海众大净利润、总资产(申报稿2019年12月17日报送)

图2 上海众大总资产(申报稿2020年10月23日报送)


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