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阿股份品控存隐忧:产品全部委外生产 分公司受检两款产品被认定不合格

凭借“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营销策略“吸粉”的迪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阿股份”),拟冲击创业板,募集资金12.84亿元,用于渠道网络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钻石珠宝研发创意设计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其中,补充运营资金费用为3.8亿元,占比达29.6%。

《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发现,报告期内,迪阿股份的营收虽呈现增长,但是增幅已明显放缓,净利润也在2019年出现下滑。“男士一人只能定制一枚”的营销卖点会否制约业绩增长也引人注意,实际上,迪阿股份主打的“求婚钻戒”报告期内销量曾出现下滑。此外,迪阿股份的所有产品均采用“委外生产”,而委外生产厂商曾在公司抽检中被发现交付产品质量达不到标准,甚至有以合成石充当天然碎钻的情况。就在2020年第一季度,蚌埠市市场监管局的一次市级监督检查中,迪阿股份蚌埠分公司受检的两款产品又被认定为不合格。

盈利增长曾出现下滑

张国涛、卢依雯持股超过98%的80后“夫妻店”迪阿股份,成立于2010年,曾靠着 “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营销理念“另类突围”,短短十年里持续扩大经营,如今又向IPO发起了冲击。

2021年1月底更新的招股书显示,2017-2020年1-6月,迪阿股份营收分别为11.17亿元、15.00亿元、16.65亿元、8.36亿元,其中2018年增长34.38%,2019年增长10.93%,营收虽然还处于增长通道中,但完整年度看增势已现疲态,2019年营收增幅明显放缓。

净利润方面,迪阿股份2017-2020年1-6月的净利润分别为2.54亿元、2.73亿元、2.64亿元、1.51亿元,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增长7.48%、-3.30%,除了净利润增速一直远低于同期营收增幅,2019年更是负增长。

对于报告期内净利润和营收之间出现的变动趋势差异,迪阿股份解释称:“主要系期间费用率变动所致。”依靠营销理念突围的迪阿股份,在销售费用的投入上确实一直都“大手笔”。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公司对应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15亿元、5.00亿元、6.7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8.19%、33.32%、40.51%,销售费用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同行业的周大生,同期对应的销售费用率分别只有11.71%、10.66%、10.79%,迪阿股份的销售费用率是周大生的数倍,同时也远高于对应年份同行业18.78%、19.59%、20.69%的平均水平。

不过,迪阿股份在销售费用上的“大手笔”砸钱,并未在产品销量上体现明显成效。以公司的主打产品定制求婚钻戒来看,2017-2020年1-6月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50亿元、12.75亿元、13.69亿元、6.49亿元,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的背后,还有产品单价提升。迪阿股份的求婚钻戒单价由2017年的1.01万元上涨到了2020年1-6月的1.29万元。而销售数量上,数据显示,2017-2020年1-6月,迪阿股份的求婚钻戒销量分别为9.40万件、12.05万件、11.91万件、5.04万件,其中2019年求婚钻戒销量较2018年减少了0.14万件,下滑1.16%(见图一)。

图一(招股书截图)

公司营收增长的同时,无论是净利润,还是主打产品的销量均已在2019年出现下滑,原因是什么?而“男士一人只能定制一枚”的营销卖点是否也有可能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限制”?公司未来如何保证业绩的长效、稳定、持续增长?这些问题有待迪阿股份解惑。

委外生产品控存隐忧

迪阿股份自身并不生产加工产品,主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采购并委外加工生产,而且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一般提供0.03克拉以上的钻石原材料,由委外加工商提供0.03克拉及以下的钻石和其他材料并完成生产。因此,迪阿股份的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对委外供应商的把控能力,尤其是0.03克拉及以下的钻石和其他材料的产品更有赖于委外供应商的“素质”。

招股书显示,深圳市星宝缘珠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宝缘”)为迪阿股份报告期内整体第二大委外供应商,2017-2020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向其采购484.05万元、1938.20万元、2489.78万元、2974.10万元,对应的采购占比分别为2.71%、8.35%、10.22%、20.19%。然而企查查显示,星宝缘曾在2018年2月、3月因违法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部分涉及14人,于2018年6月15日被深圳市罗湖区人力资源局行政处罚(见图二)。

图二(企查查截图)

深圳市金艺珠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艺珠宝”)2018年及2019年则是公司的第二大委外供应商,公司采购金额分别为4460.95万元、4935.52万元,对应当期采购占比分别为19.86%、20.25%。企查查显示,报告期内,金艺珠宝因房屋买卖、合同及劳动纠纷涉及多起诉讼。2020年1月19日,金艺珠宝更因与蔡木霞、吴林芸的劳动争议案件存在历史被执行信息,合计被执行金额3.08万元。

而金艺珠宝李朗加工厂,还因未按规定公示年度报告、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等原因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值得一提的是,金艺珠宝还是金一文化的全资子公司,而金一文化是从事贵金属工艺品的研发设计、外包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本身为迪阿股份的竞争对手。 除此以外,迪阿股份的另一委外加工厂商——深圳市永基泰珠宝有限公司也曾因广告违法、特种设备违法行为被予以行政处罚。

实际上,在报告期内,迪阿股份在自身通过抽检进行“品控”的过程中,也曾发现委外加工厂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比如2018年、2019年曾分别各检出2批次货品贵金属含量低于合同约定的标准。甚至2017—2019年,公司在抽检中还曾发现累计6批次货品出现了合成石充当天然钻石的情况(0.03克拉以下钻石)(见图三)。

图三(招股书截图)

上述多批次被抽检出不合格的产品究竟出自哪家委外加工商,迪阿股份并没有进行明确披露,其表示:“针对上述检测不合格的委外加工商,公司已对其提出改善质量要求,并根据合同约定退还该批次全部产品,由相应委外加工商承担检测费用并对公司进行了相应赔偿。” 这样的解释是否也意味着——在抽检进行“品控”的过程中,虽然发现了不合格的产品,迪阿股份也只是以退货和要求赔偿为主,对委外加工商虽然进行了“教育”,但是并未将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委外加工商“拉黑”,公司仍然存在委托其代为生产加工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企查查显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蚌埠市市场监管局第一季度市级监督检查中,迪阿股份蚌埠分公司受检的两款产品,白18k金合成立方氧化锆女戒、分色18K金情侣(女)戒,因标识错误,被认定为不合格(见图四)。对此,迪阿股份在招股书中并未进行披露。

图四(企查查截图)

公司对委外加工商的违规、行政处罚情况是否知晓?公司抽检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究竟是何家委外加工商生产的?公司是否还在持续和这些委外加工商合作?公司曾选择竞争对手子公司作为重要委外加工商的原因是什么?公司为何在招股书中对2020年第一季度蚌埠市市场监管局检查不合格的信息未予披露?

就上述问题,今年3月30日《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致电并致函迪阿股份,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而关于公司存在的曾经涉及虚假宣传、报告期内突击分红等问题,记者将继续关注。

记者 尹珏

编辑:newshoo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