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产业将开启发展新纪元
昨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收官发射,历时30多年建设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正式建成。
业内人士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同时服务于国防建设和民用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也将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随着北斗三号全面投入使用,下游应用需求有望被全面打开,“北斗+”和“+北斗”是大势所趋,北斗产业将开启发展新纪元。
★事件驱动
北斗“收官星”成功发射
昨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着该卫星在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大棋局”的落子定盘,北斗三号30颗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4月4日,这颗卫星就被运到了西昌发射中心,经过两个月的漫长等待,终于一发冲天,为北斗系统建设的收关之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后,此次发射的卫星将会继续进行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待到测试完成将会正式入网。
北斗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当今,北斗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构成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三步走”战略。根据计划,北斗在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行业前景
市场处于规模应用发展期
北斗系统有三大特色。一是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星座,与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二是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功能,具备基本导航、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定位等多种服务能力,系统功能高度集成,实现了集约高效。
北斗产业目前在国内导航市场占比不高,但产业发展空间较大。按照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3016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增长18.3%,近期北斗系统将开启全球服务,2020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有望超过10亿台。
2018年卫星应用产业链各环节产值较2017年均有提升,但增速有所不同。根据《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臵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上游产值在总产值中占比为10.94%,其中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和基础数据等环节产值分别占比为4.44%、2.1%和4.4%;中游产值在总产值中占比为47.46%,其中终端集成环节占比为34.57%,系统集成环节占比为12.89%;下游运维服务环节增长较快,其产值在总产值中占比提升到41.6%。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旅游局、交通部、农业部、财政部、海洋局、民航局等国家部委相继出台北斗系统应用与产业化政策,以国家力量助推北斗系统发展的同时,也为北斗系统更好地深入各行业应用提供了政策指导与保障。在安全生产、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旅游信息化等方面明确使用北斗系统;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交通运输全领域实现北斗系统应用。
此外,目前小米、华为等市场主导企业的产品也已全面支持北斗系统,并于2018年上市了中国首创的 “北斗芯”智能腕式手机。随着北斗三号相关基础产品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大众消费市场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
★投资机会
下游应用需求有望被全面打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部分,其中,空间段建设主要包括卫星设计、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地面段建设主要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地面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以及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用户段主要包括卫星的运营服务,在北斗导航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产业链来看,北斗应用可以细分为上中下游。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上游环节有板卡生产商、核心软件开发商、天线及芯片生产商。板卡、芯片生产是技术含量十分高的环节,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巨大的资金投入。国内主要基础器件生产商有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北斗星通、华力创通、振芯科技、中国卫星、欧比特、合众思壮等企业。
此外,卫星导航应用通过终端产品或软硬件集成的解决方案加以实现。终端产品包括数据接收机、手持终端、车载终端等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位移监测系统、驾培系统等。国内终端生产商有海格通信、华力创通、华测导航、合众思壮、雷科防务、振芯科技、中国卫星、北斗星通、星网宇达、四创电子等企业。
而导航应用产业下游运营服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指挥调度、导航定位等服务提供商。
东北证券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同时服务于国防建设和民用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也将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随着北斗三号全面投入使用,下游应用需求有望被全面打开,“北斗+”和“+北斗”是大势所趋,北斗产业将开启发展新纪元。建议重点关注航天宏图、航天电子、中国卫星和海格通信。
申港证券指出,随着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逐渐成熟,产业链逐渐下沉,产业链各环节有望陆续实现快速发展。建议关注具备从终端到应用全链条的北斗星通、中海达、华测导航;下游在测绘、军工等方向应用的超图软件、星网宇达等。